《论语·述而篇》第9章

圣人真性情——《述而第七》第九章讲解讲解者:王凯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述而篇》第9章。一起恭诵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从没有吃饱过。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有丧者”,指有丧事在身的人,就是死了亲属正在办丧礼的人。丧者,代表哀戚之境。面对哀痛的对境,不能饱食,这是一种恻隐之心。

《礼记·杂记下》上说:“丧食虽恶必充饥,饥而废事,非礼也;饱而忘哀,亦非礼也。”意思是,居丧者的食物虽然粗恶,也必须用以充饥。如果因为饥饿而耽误了办理丧事,那不合乎礼的要求;如果因为饱食而忘掉了悲哀,那也不合乎礼的要求。“哭”指吊哭,就是去丧家祭奠死者,哀伤而哭。歌,是歌唱,表达喜乐。钱穆先生说:“一日之内,哭人之丧,余哀未息,故不歌”。在吊丧这一日之内,因为吊人而哭,哀情还未止息,不能以唱歌来表达喜乐。

明末清初理学家孙奇逢在《四书近指》上说:“哀乐皆情也,圣人中节焉已。然乐可以骤哀,哀不可以骤乐,故不能歌,此中有天则焉。”哀和乐都是人之常情,但 圣人能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 ”,从哀到乐,不可以骤然而起,从乐到哀,应当骤然停止。这是 孔子的一种真性情,是从内心至诚发起的对死者和死者的亲属的敬重。也可以说是对生命的敬重!并说此中有“天则”,就是有天道在里边 。

圣人的崇高和伟大,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惊天动地、光芒万丈的,更多的时候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在一人一事一威仪中,显现出他的人格气象。 圣人的不平凡,往往是从再普通不过的日常行仪中彰显出来的。

《述而篇》第4章,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说孔子闲居时的面貌,“申申”与“夭夭”和谐统一, 身心正定而安适,从容而自然。这正是从孔子内心的和畅轻安中,所显发出来的外在气象 !所以,得道的圣者,如风如雨,如山如水,自然而不造作,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一种教诲,一切时处都在行利他的功德,让你受益匪浅。

同样, 本章记述孔子在行丧礼时的行仪,似乎也非常普通 。假如换了我们,少吃点饭,吊哭的那天不唱歌,好像也可以做到。但能够“ 未尝” ,就是每次都这样,那就有点难度了。但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不仅仅能够做到外在的行仪,而是内心跟它真正的相应!我们平常 说言教不如身教 。这里孔子没有说一句话,讲一个道理,而是用他的行持作为“身教”来显示圣人之道。但身教,不是说我故意造作出一个行为,一个榜样,一个标准,让别人效学,而是从他 内在的真诚心、真性情中流淌出来的,是由内向外自然而然显发出来的一种行仪,一种威仪,这才是诚挚而有力量的,堪为别人效学的。

钱穆先生说:“本章见圣人之心,即见圣人之仁”;朱熹在《集注》上引用谢氏的话说:“学者于此二者,可见圣人情性之正也。能识圣人之情性,然后可以学道。”从 圣人的真性情中,可以学仁,可以学道 !

那么透由本章, 我们如何学习圣人之仁,圣人之道呢 ? 仅从外在的行仪来看,我们似乎都可以去效 学,即使是东施效颦,也可以学到一点样子。但最根本是要透过外在行仪,学得圣人与道真正相应的状态。

圣人与道相应的状态,通常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或者次第去认识 。

第一个就是“境 ”,即认识来到我们面前的所有人和事,即认识所有的对境,在这个对境之上,认识什么是凡夫,什么才是圣人;

二是“行” ,在对着这个境产生认识的基础上,应持什么样的行为,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使凡夫变成圣人;

三是由这样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果 ”。如果心与境相应,就必然与行相应,最后也一定得到与之相应的果。 我们的生命其实是由一个个对境抉择而形成的叠加。

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里的“三人行”,其实包括了所有我们要面临的对境,代表了所有的境界。这个“三”,既是一个概数,又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三分法”,是我们行道过程中普遍要面临的三种对境,譬如善、恶、无记;好、中、差;高、低、平;怨、亲、陌生人等等。当这三种境现前时,我们就会对它进行了别,接着就会自然而然产生 三种情绪 。对凡夫而言,与自己相应的、喜欢的境,就不假思索地产生贪著它的情绪;与自己不相应的、不喜欢的境,就任运而起地产生排拒、排斥,乃至嗔恨的情绪;对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境,就会漠然处之,痴痴呆呆。但是,同样的境界,圣人和凡夫对它的看法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乃至完全相反的。所以境界的善恶好坏,都是我们每个人面对它的时候,对它作出的安立和反应。我们通常说这个是顺境,这个是逆境,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这是一件好事情,这是一件坏事情……(三镜对三受)

但有没有发现,境界的善恶好坏,对我们来说不是最最重要的, 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善恶好坏 。因为很多时候,境界无法改变,只能改变我们对境界的看法。正是这不同的看法,决定了我到底是凡夫还是圣者。一个内心善的人、心怀好意的人,任何境界都是善境、顺境;一个内心恶的人、心怀恶意的人,任何境界都是恶境、逆境。境界本身并没有善恶好坏,只是我们的心对着它的时候,显示出善恶好坏。

回到本章, 孔子面临什么样的境界呢? 就是“有丧者之侧”。有丧者,就是有丧事在身的人,他们是死者的亲属。既然讲孔子在有丧者之侧,说明孔子并不是有丧者,是有丧者请来办丧事、行丧礼的人。所以,孔子面对的死者不是他的亲属,是朋友、熟人,或者是陌生人,也就是说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我们也会常常参加这样的丧礼,通常情况下,只是送一个花圈,行一个礼,劝慰亲属几句,礼数到了即可。但孔子不一样,他是从常人之情中透显出圣人之仁。明两朝帝师张居正说:“此乃不忍之心,古之帝王见百姓之饥寒困苦流离死亡,则必为之减膳、撤乐、急急救恤,即是此心。有天下者能推此心以仁民,则无一夫不得其所,而仁覆天下矣。”张居正特别解释,孔子的心是“不忍之心”, 不忍什么呢?不忍任何一个众生有苦,对众生的苦,感同身受,同体大悲。稍微观察一下,这种不忍之心,可以发生在父母对待子女身上。如果自己的子女有什么痛苦, 但一时间难以去除的话,这时候父母完全以子女的苦为苦,以子女的乐为乐。如果有可能,愿意为自己的独一爱子代受一切的苦,愿意把子女身上的苦百分之百移到自己身上,乃至可以用生命去交换。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父母的存在,也就可以证明有圣者或者菩萨的存在。这是普通人的“仁”。圣人之仁,是把这种不忍之心,推展到了天下所有的人。如同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圣者仁心,在古代的圣王或者贤明君王身上也常有体现。当见到百姓有饥寒、困苦、流离、死亡等时,他们都会有不忍之心,纷纷“减膳”,就是降低伙食标准,不再去吃那些山珍海味了;“撤乐”,不会再去歌舞升平。他们的心头最急切而忧虑的事情就是百姓的安危,一心想救济他们、抚恤他们。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仁覆天下”,将普天下的人民安置于仁义道德当中。孔子在丧礼上的一个普通的行礼,隐涵了极其深刻而又伟大的仁爱之心,这样的心渗透到了中国人的血脉当中,以及治国理念当中,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全国人民都吃不饱肚子。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对自己的伙食标准一压再压,虽然如此,毛主席还是要求继续缩减,再三提出:不吃猪肉鸡肉,只吃米饭蔬菜。身边的人担心主席工作量大,会搞垮身体。毛主席却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吃苦,我怎么能搞特殊化,要不然我吃了也不舒服”!毛主席把人民的苦难当做自身的“不舒服”,这正是孔子圣者仁心在一代伟人身上的延续与继承!

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境界,如果我们以圣者的见解、圣者的仁心去观待的话,这个普通的境就变得不一般了。在仁心推动之下,他的行为也必定战战兢兢地依礼而行。这样的行为,虽然表面看起来非常普通,但因为有仁爱之心和伟大目标的牵引, 所以每一步都是向圣者目标迈进的伟大一步,每一步、每个行为都是冲向成圣成贤这个目标的 。

最后的果,也必然与圣者的境界相应。孔子的弟子,将孔子在丧礼上的一个普通行为,用极其智慧的眼光,透由细腻观察,呈现给后世的我们。让我们体会到圣者的身心可以将平凡与伟大圆满融合。他的伟大和仁心正是我们所仰望和进取的目标;他的世间常情,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和效学的下手处。孔子的身心充满了如尘埃般的无量功德,谁靠近他,谁就会被自然而然熏习。而完成修道的整个过程,需要我们坚定地追随圣者,学习经典,建立正见,将自己一开始就安立在成圣成贤的崇高目标之上,如此走的每一步,行的每一个礼,都是超越平凡的伟大一步!

思考题

1.圣人与道相应的状态,我们可以从哪三个方面去认识?

第一个就是“境”,即认识来到我们面前的所有人和事,即认识所有的对境,在这个对境之上,认识什么是凡夫,什么才是圣人;

二是“行”,在对着这个境产生认识的基础上,应持什么样的行为,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使凡夫变成圣人;。

三是由这样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果”。如果心与境相应,就必然与行相应,最后也一定得到与之相应的果。我们的生命其实是由一个个对境抉择而形成的叠加

2.圣者仁心如何从普通人的常情中体现?

3.我们面对生活中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对境,如何跨出不平凡的一步?

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境界,如果我们以圣者的见解、圣者的仁心去观待的话,这个普通的境就变得不一般了。在仁心推动之下,他的行为也必定战战兢兢地依礼而行。这样的行为,虽然表面看起来非常普通,但因为有仁爱之心和伟大目标的牵引,所以每一步都是向圣者目标迈进的伟大一步,每一步、每个行为都是冲向成圣成贤这个目标的。

  • 銆婅璇疯堪鑰岀瘒銆嬬9绔
    绛旓細鍦d汉鐪熸ф儏鈥斺斻婅堪鑰岀涓冦嬬涔濈珷璁茶В璁茶В鑰:鐜嬪嚡 鍚勪綅鍚屽,澶у濂!浠婂ぉ鎴戜滑涓璧峰涔銆婅璇疯堪鑰岀瘒銆嬬9绔銆備竴璧锋伃璇靛師鏂団斺 瀛愰浜庢湁涓ц呬箣渚,鏈皾楗变篃銆傚瓙浜庢槸鏃ュ摥,鍒欎笉姝屻 瀛斿瓙鍦ㄦ浜嗕翰灞炵殑浜烘梺杈瑰悆楗,浠庢病鏈夊悆楗辫繃銆傚瓟瀛愬湪杩欎竴澶╁摥杩,灏变笉鍐嶅敱姝屻傗滄湁涓ц呪,鎸囨湁涓т簨鍦ㄨ韩鐨勪汉,灏辨槸姝讳簡浜插睘...
  • 瀵岃吹濡傚彲姹,铏芥墽闉箣澹,鍚句害涓轰箣銆傚涓嶅彲姹,浠庡惥鎵濂姐傗濇槸浠涔堟剰鎬漘鐧...
    绛旓細璇嚭瀛斿瓙銆婅璇疯堪鑰岀瘒銆绡囷紝銆婅璇疯堪鑰岀瘒銆嬮夎嚜銆婅璇銆嬬涓冪珷銆傘婅璇疯堪鑰屻嬪叡鍖呮嫭38绔狅紝涔熸槸瀛﹁呬滑鍦ㄧ爺绌跺瓟瀛愬拰鍎掑鎬濇兂鏃跺紩杩拌緝澶氱殑绡囩珷涔嬩竴銆傛湰绔犳彁鍑轰簡瀛斿瓙鐨勬暀鑲叉濇兂鍜屽涔犳佸害锛屽瓟瀛愬浠佸痉绛夐噸瑕侀亾寰疯寖鐣寸殑杩涗竴姝ラ槓閲婏紝浠ュ強瀛斿瓙鐨勫叾浠栨濇兂涓诲紶銆傗滆堪鑰屸濇槸瀛斿瓙鐨勮嚜鎴戣瘎浠凤細鈥滆堪鑰屼笉浣滐紝淇...
  • 瀛愭洶,楗枏椋熼ギ姘存洸鑲辫屾灂涔嬩箰浜﹀湪鍏朵腑鐭d笉涔夎屽瘜涓旇吹浜庢垜濡傛诞浜戙傜殑鎰 ...
    绛旓細杩欑鎬濇兂娣辨繁褰卞搷浜嗗彜浠g殑鐭ヨ瘑鍒嗗瓙锛屼篃涓轰竴鑸佺櫨濮撴墍鎺ュ彈銆備笉鍦ㄤ箮鐢熸椿鐨勮壈鑻︼紝浣嗘眰鏃犳劎涔熷績锛屽彧瑕佹湁鑷劧鐨勫揩涔愶紝灏辫兘澶熺敓娲荤殑寰堟儸鎰忔弧瓒充簡銆傚嚭澶勶細銆婅璇疯堪鑰岀瘒銆锛屽畠鍏卞寘鎷38绔狅紝鏄鑰呬滑鍦ㄧ爺绌跺瓟瀛愬拰鍎掑鎬濇兂鏃跺紩杩拌緝澶氱殑绡囩珷涔嬩竴銆傛湰绔犳彁鍑轰簡瀛斿瓙鐨勬暀鑲叉濇兂鍜屽涔犳佸害锛屽瓟瀛愬浠佸痉绛夐噸瑕侀亾寰疯寖鐣寸殑...
  • 瀛愭洶,楗枏椋熼ギ姘存洸鑲辫屾灂涔嬩箰,浜﹀湪鍏朵腑鐭c備笉涔夎屽瘜涓旇吹,浜庢垜濡傛诞浜...
    绛旓細鍘熸枃锛氬瓙鏇帮細鈥滈キ鐤忛锛岄ギ姘达紝鏇茶偙鑰屾灂涔嬶紝涔愪害鍦ㄥ叾涓煟銆備笉涔夎屽瘜涓旇吹锛屼簬鎴戝娴簯銆傗濊瘧鏂囷細瀛斿瓙璇达細鈥滃悆绮楃伯锛屽枬娓呮按锛屽集璧疯兂鑶婂綋鏋曞ご锛岃繖鍏朵腑涔熸湁鐫涔愯叮銆傝岄氳繃骞蹭笉姝e綋鐨勪簨寰楁潵鐨勫瘜璐碉紝瀵逛簬鎴戞潵璇村氨鍍忔诞浜戜竴鑸傗濆嚭澶勶細銆婅璇疯堪鑰岀瘒銆...
  • 璁鸿杩拌岀瘒鍘熸枃鍙婄炕璇
    绛旓細1銆銆婅璇疯堪鑰屻鍘熸枃 瀛愭洶:鈥滆堪鑰屼笉浣,淇¤屽ソ鍙,绐冩瘮浜庢垜鑰佸江銆傗 瀛愭洶:鈥滈粯鑰岃瘑涔,瀛﹁屼笉鍘,璇蹭汉涓嶅,浣曟湁浜庢垜鍝?鈥 瀛愭洶:鈥滃痉涔嬩笉淇,瀛︿箣涓嶈,闂讳箟涓嶈兘寰,涓嶅杽涓嶈兘鏀,鏄惥蹇т篃銆傗 瀛愪箣鐕曞眳,鐢崇敵濡備篃,澶き濡備篃銆 瀛愭洶:鈥滅敋鐭e惥琛颁篃!涔呯煟鍚句笉澶嶆ⅵ瑙佸懆鍏傗 瀛愭洶:鈥滃織浜庨亾,鎹簬寰,...
  • 銆婅璇疯堪鑰屻鍘熸枃
    绛旓細銆婅璇疯堪鑰屻鏈瘒鍑鸿嚜銆婅璇嬶紝鍏卞寘鎷38绔狅紝涔熸槸瀛﹁呬滑鍦ㄧ爺绌跺瓟瀛愬拰鍎掑鎬濇兂鏃跺紩杩拌緝澶氱殑绡囩珷涔嬩竴銆傛湰绔犳彁鍑轰簡瀛斿瓙鐨勬暀鑲叉濇兂鍜屽涔犳佸害锛屽瓟瀛愬浠佸痉绛夐噸瑕侀亾寰疯寖鐣寸殑杩涗竴姝ラ槓閲婏紝浠ュ強瀛斿瓙鐨勫叾浠栨濇兂涓诲紶銆傚瓙鏇帮細鈥滆堪鑰屼笉浣滐紝淇¤屽ソ鍙わ紝绐冩瘮浜庢垜鑰佸江銆傗濆瓙鏇帮細鈥滈粯鑰岃瘑涔嬶紝瀛﹁屼笉鍘岋紝璇蹭汉涓嶅︼紝...
  • 鐢ㄤ箣鍒欒,鑸嶄箣鍒欒棌,鎯熸垜涓庡皵鏈夋槸澶 鈥濇槸鈥滄槸浠涔堟剰鎬
    绛旓細鎰忔濇槸锛氳繖鏍枫傚嚭澶勶細銆婅璇疯堪鑰岀瘒銆瀛愯皳棰滄笂鏇帮細鈥滅敤涔嬪垯琛岋紝鑸嶄箣鍒欒棌锛屾儫鎴戜笌灏旀湁鏄か锛佲濆瓙璺洶锛氣滃瓙琛屼笁鍐涳紝鍒欒皝涓庯紵鈥濆瓙鏇帮細鈥滄毚铏庡啹娌筹紝姝昏屾棤鎮旇咃紝鍚句笉涓庝篃銆傚繀涔熶复浜嬭屾儳锛屽ソ璋嬭屾垚鑰呬篃銆傗濊瘧鏂囷細瀛斿瓙瀵归娓婅锛氣滅敤鎴戝憿锛屾垜灏卞幓骞诧紱涓嶇敤鎴戯紝鎴戝氨闅愯棌璧锋潵锛屽彧鏈夋垜鍜屼綘鎵嶈兘...
  • 瀛愭洶:鈥滈キ鐤忛楗按,鏇茶偙鑰屾灂涔,涔愪害鍦ㄥ叾涓煟銆備笉涔夎屽瘜涓旇吹,浜庢垜濡傛诞 ...
    绛旓細鎰忔濓細鍚冪矖绮枬姘达紝鎶婃墜鑷傚綋浣滃仛鏋曞ご锛屼箰鎰忎篃鍦ㄥ叾涓簡锛岀敤涓嶉亾涔夌殑鎵嬫寮勬潵鐨勫瘜璐碉紝瀵逛簬鎴戝氨鍍忔诞浜戜竴鏍枫傚嚭澶勶細銆婅璇疯堪鑰岀瘒銆浣滆咃細浣氬悕 瀵撴剰锛氫笉鍦ㄤ箮鐢熸椿鐨勮壈鑻︼紝浣嗘眰鏃犳劎涔熷績锛屽彧瑕佹湁鑷劧鐨勫揩涔愶紝灏辫兘澶熺敓娲荤殑寰堟儸鎰忔弧瓒充簡銆
  • 瀛愭洶,榛樿岃瘑涔,瀛﹁屽鑰屼笉鍘,璇蹭汉涓嶅︿綍鏈変簬鎴戝搲?缈昏瘧銆
    绛旓細鍑鸿嚜鏄ョ鏃舵湡瀛斿瓙寮熷瓙鍙婂啀浼犲紵瀛愭墍缂栫簜銆婅璇疯堪鑰屻锛屽師鏂囷細鈥滈粯鑰岃瘑涔嬶紝瀛﹁屼笉鍘岋紝璇蹭汉涓嶅︼紝浣曟湁浜庢垜鍝夛紵鈥濊瘧鏂囷細鈥滄妸鎵瀛︾殑鐭ヨ瘑榛橀粯鍦拌鍦ㄥ績涓紝鍕ゅ瀛︿範鑰屼笉婊¤冻锛屾暀瀵煎埆浜鸿屼笉鍊︽狅紝瀵规垜鏉ヨ锛屽摢涓鏍峰仛鍒颁簡鍛紵鈥濇剰涔夛細瀛斿瓙鎵璇寸殑杩欐璇濓紝琛ㄦ槑浜嗕粬璇蹭汉涓嶅︾殑绮剧锛屼篃鍙嶆槧浜嗕粬鈥滄湁鏁欐棤...
  • 瀛﹁屼笉鍘岃浜轰笉鍊﹀嚭鑷摢鏈功
    绛旓細鍑哄锛氬嚭銆婅璇疯堪鑰屻浣滆咃細瀛斿瓙 杩欏彞鍚嶈█锛屽湪涓浗鏂囧寲褰撲腑闈炲父钁楀悕銆傚皢姝ゅ姞浠ユ濊冨欢浼革細1銆佲滈粯鑰岃瘑涔嬧濓紝瀛︿範鏄竴涓棩绉湀绱殑杩囩▼锛屼篃鏄竴涓渶瑕侀潤涓嬪績鏉ラ粯榛樺潥鎸佺殑杩囩▼锛屾墍浠ヨ鎯冲涔犲ソ鐨勭涓姝ワ紝灏辨槸鑷繁鑳藉闈欎笅蹇冩潵銆2銆佲滃鑰屼笉鍘屸濓紝鏈夌殑浜哄涔狅紝瓒婂瓒婃湁鍏磋叮锛涘彲鏄湁鐨勪汉瀛︿範锛岃秺...
  • 扩展阅读:论语述而篇第七拼音版 ... 论语学而篇1至16章 ... 《论语学而篇》全文 ... 初一《论语》十二章 ... 《论语》完整版 ... 述而篇第七原文及注解 ... 论语第九章 子罕第九 ... 论语十二章1-6章 ... 学而篇原文第一章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