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威王闻庄周贤文言文翻译

楚威王闻庄周贤文言文翻译: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该句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老子韩非列传》,收录于《史记》中。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申子(申不害)和韩非子四人的合传。
司马迁以老子“深远”,说其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并将其与申、韩同传,勾勒出道、法两家嬗变传承之关系。又附庄子,盖看重其“沈洋自恣以适己”的修身处世之道,还特意列举楚威王聘庄子为相的故事。代表了道家“刑名法术系统和养生神仙系统”这两个系统 。司马迁的安排选取颇有见地。司马迁将他们合为一传,代表了先秦汉初人们对道家与法家关系的重要看法。
《老子韩非列传》原文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说难曰: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难也;又非吾辩之难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实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若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而显弃其身。此之不可不知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其所匿之事,如是者身危。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善议以推其恶者,则身危。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说行而有功则德亡,说不行而有败则见疑,如是者身危。夫贵人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则身危。彼显有所出事,乃自以为也故,说者与知焉,则身危。
强之以其所必不为,止之以其所不能已者,身危。故曰:与之论大人,则以为间己;与之论细人,则以为粥权。论其所爱,则以为借资;论其所憎,则以为尝己。径省其辞,则不知而屈之;泛滥博文,则多而久之。顺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此说之难,不可不知也。
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敬,而灭其所丑。彼自知其计,则毋以其失穷之;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自多其力,则毋以其难概之。规异事与同计,誉异人与同行者,则以饰之无伤也。有与同失者,则明饰其无失也。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乃后申其辩知焉。
此所以亲近不疑,知尽之难也。得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乃明计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饰其身,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
伊尹为庖,百里奚为虏,皆所由干其上也。故此二子者,皆圣人也,犹不能无役身而涉世如此其污也,则非能仕之所设也。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且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昔者郑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因问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关其思曰:“胡可伐。”乃戮关其思,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此二说者,其知皆当矣,然而甚者为戮,薄者见疑。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矣。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申子、韩子皆著书,传于后世,学者多有。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伯阳立教,清净无为。道尊东鲁,迹窜西垂。庄蒙栩栩,申害卑卑。刑名有术,说难极知。悲彼周防,终亡李斯。
《老子韩非列传》注释
1、藏室:国家的藏书室。即国家图书馆。
2、适:往,到……去。
3、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4、时:机会,时运。驾:坐车,引申为外出去做官。
5、蓬累而行:像飞蓬飘转流徙而行,转停皆不由已。蓬,一种根叶俱细的小草,风吹根断,随风飘转。累,转行的样子。
6、贾:商人,古代指坐商。深藏若虚:隐藏其货,不让别人知道,好像空虚无物地样子。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露锋芒。
7、态色:情态神色。淫志:过大志向。淫,过分。
8、罔:捕具。同“网”。
9、纶:钓鱼的丝线。
10、矰:系有丝绳,用以射鸟的短箭。
11、道德:此指道家学派的术语。道,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宇宙的精神的本原。德,宇宙万物所含有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
12、自隐:隐匿声迹,不显露。无名:不求闻达。务:宗旨。
13、强:勉力。
14、莫:没有人。
15、或曰:有的人说。
16、有:又。
17、养寿:修养身心以求长寿。
18、“始秦与周合”三句:《索引》按周秦二本纪并云“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又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然与此传离合正反,寻其意义,亦并不相违。
19、然:是,是这样。
20、玄孙:曾孙的儿子。
《老子韩非列传》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
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
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老子的儿子叫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老宗的儿子叫注,老注的儿子叫宫,老宫的玄孙名字叫假,老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老假的儿子老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家就定居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李耳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庄子是蒙地人,叫周。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为目的的。
《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利用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他出任楚国的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申不害是京邑人,原先是郑国的低级官吏。后来研究了刑名法术学问,向韩昭候求官,昭候任命他作了宰相。他对内修明政教,对外应对诸侯,前后执政十五年。一直到申子逝世,国家安定,政治清明,军队强大,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侵犯韩国。
申不害的学说本源黄帝和老子而以循名责实为主,他的著作有两篇,叫作《申子》。
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他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韩非有口吃的缺陷,不善于讲话,却擅长于著书立说。他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自认为学识比不上韩非。
韩非看到韩国渐渐衰弱下去,屡次上书规劝韩王,但韩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当时韩非痛恨治理国家不致力于修明法制,不能凭借君王掌握的权势用来驾驭臣子,不能富国强兵寻求任用是贤能之士,反而任用夸夸其谈、对国家有害的文学游说之士,并且让他们的地位高于讲求功利实效的人。他认为儒家用经典文献扰乱国家法度,而游侠凭借着武力违犯国家禁令。
国家太平时,君主就宠信那些徒有虚名假誉的人,形势危急时,就使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现在国家供养的人并不是所要用的,而所要用的人又不是所供养的。他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枉之臣所容,他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所以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
然而韩非深深地明了游说的困难。他撰写的《说难》一书,讲得非常详细,但是他最终还是死在秦国,不能逃脱游说的祸难。
《说难》写道:
大凡游说的困难,不是我的才智不足以说服君主有困难;也不是我的口才不足以明确地表达出我的思想有困难;也不是我不敢毫无顾虑地把意见全部表达出来有困难。大凡游说的困难,在于如何了解游说对象的心理,然后用我的说词去适应他。
游说的对象在博取高名,而游说的人却用重利去劝说他,他就会认为你品德低下而受到卑贱的待遇,一定会被遗弃和疏远了。游说的对象志在贪图重利,而游说的人却用博取高名去劝说他,他就会认为你没有头脑而脱离实际,一定不会录用你。
游说的对象实际上意在重利而公开装作博取高名,而游说的人用博取高名去劝说他,他就会表面上录用你而实际上疏远你;假如游说的人用重利去劝说他,他就会暗中采纳你的意见,而公开抛弃你本人,这些都是游说的人不能不知道的。
行事能保密就成功,言谈之中泄露了机密就会失败。不一定是游说者本人有意去泄露机密,而往往是在言谈之中无意地说到君主内心隐藏的秘密,像这样,游说的人就会身遭灾祸。君主有过失,而游说的人却引用一些美善之议推导出他过失的严重,那么游说的人就会有危险。
君主对游说者的恩宠还没有达到深厚的程度,而游说的人把知心话全部说出来,如果意见被采纳实行而且见到了功效,那么,君主就会忘掉你的功劳;如果意见行不通而且遭到失败,那么游说者就会被君主怀疑,像这样,游说的人就会有危险。
君主自认为有了如愿的良策,而且打算据为自己的功绩,游说的人参与这件事,那么也会有危险,君主公开做着一件事,而自己另有别的目的,如果游说者预知其计,那么他也会有危险。君主坚决不愿做的事,却勉力让他去做,君主去做丢不下的事,又阻止他去做,游说的人就危险。
所以说:“和君主议论在任的大臣,就会认为你离间他们彼此的关系;和君主议论地位低下的人,就会认为你卖弄权势。议论他所喜爱的,那么君主就会认为你是在利用他;议论君主所憎恶的,就会认为你试探他含怒的深浅。如果游说者文辞简略,那么就会认为你没有才智而使你遭到屈辱;如果你铺陈辞藻,夸夸其谈,那么就会认为你语言放纵而无当。
如果你顺应君主的主张陈述事情,那么就会说你胆小而做事不尽人意。如果你谋虑深远,那么就会说你鄙陋粗俗,倨傲侮慢。这些游说的难处,是不能不知道的啊。
大凡游说者最重要的,在于懂得美化君主所推崇的事情,而掩盖他认为丑陋的事情。他自认为高明的计策,就不要拿以往的过失使他难堪;他自认为是勇敢的决断,就不要用自己的意愿使他激怒;他夸耀自己的力量强大,就不必用他为难的事来拒绝他。游说的人谋划另一件与君主相同的事,赞誉另一个与君主同样品行的人,就要把那件事和另一个人加以美化,不要坏其事伤其人。
有与君主同样过失的人,游说者就明确地粉饰说他没有过失。待到游说者的忠心使君主不再抵触,游说者的说辞,君主不再排斥,此后,游说者就可以施展自己的口才和智慧了。这就是与君主亲近不被怀疑,能说尽心里话的难处啊!等到历经很长的时间之后,君主对游说的人恩泽已经深厚了,游说者深远的计谋也不被怀疑了,交相争议也不被加罪了,便可以明白地计议利害关系达到帮助国君立业建功,可以直接指出君主的是非以正其身,用这样的办法扶持君主,就是游说成功了。
伊尹作厨师,百里奚当俘虏,都是由此求得君上的任用。所以,这两个人都是圣人。他们仍然不得不做低贱的事而经历世事如此地卑污,那么智能之士就不把这些看作是耻辱的了。
宋国有个富人,因为天下雨毁坏了墙。他儿子说:“不修好将会被盗”,他的邻居有位老人也这么说。晚上果然丢了很多财物,他全家的人都认为他儿子特别聪明却怀疑邻居那位老人。从前郑武公想要攻打胡国,反而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
就问大臣们说:“我要用兵,可以攻打谁?”关其思回答说:“可以攻打胡国。”郑武公就把关其思杀了,并且说:“胡国,是我们兄弟之国,你说攻打它,什么居心?”胡国君主听到这件事,就认为郑国君主是自己的亲人而不防备他,郑国就趁机偷袭胡国,占领了它。这两个说客,他们的预见都是正确的,然而言重的被杀死,言轻的被怀疑,所以知道某些事情并不难,如何去处理已知的事就难了。
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按照卫国的法律,偷驾君车的人要判断足的罪。不久,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知道这件事,就连夜通知他,弥子瑕就诈称主的命令驾着君主的车子出去了。君主听到这件事反而赞美他说:“多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病竟愿犯下断足的惩罚!”弥子瑕和卫君到果园去玩,弥子瑕吃到一个甜桃子,没吃完就献给卫君。
卫君说:“真爱我啊,自己不吃却想着我!”等到弥子瑕容色衰退,卫君对他的宠爱也疏淡了,后来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个人曾经诈称我的命令驾我的车,还曾经把咬剩下的桃子给我吃。”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孝顺而后来被治罪的原因,是由于卫君对他的爱憎有了极大的改变。
所以说,被君主宠爱时就认为他聪明能干,愈加亲近。被君主憎恶了,就认为他罪有应得,就愈加疏远。因此,劝谏游说的人,不能不调查君主的爱憎态度之后再游说他。
龙属于虫类,可以驯养、游戏、骑它。然而他喉咙下端有一尺长的倒鳞,人要触动它的倒鳞,一定会被它伤害。君主也有倒鳞,游说的人能不触犯君主的倒鳞,就差不多算得上善于游说的了。
有人把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见到《孤愤》、《五蠹》这些书,说:“唉呀,我要见到这个人并且能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李斯说:“这是韩非撰写的书。”秦王因此立即攻打韩国。起初韩王不重用韩非,等到情势吃紧,才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他,还没被信用。
李斯、姚贾嫉妒他,在秦王面前诋毁他说:“韩非,是韩国贵族子弟。现在大王要吞并各国,韩非到头来还是要帮助韩国而不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啊。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在秦国留的时间长了,再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的祸根啊。不如给他加个罪名,依法处死他。”秦王认为他说的对,就下令司法官吏给韩非定罪。
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叫他自杀。韩非想要当面向秦王陈述是非,又不能见到。后来秦王后悔了,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申子、韩子都著书立说,留传到后世,学者大多有他们的书,我唯独悲叹韩非撰写了《说难》而本人却逃脱不了游说君主的灾祸。
太史公说:老子推崇的“道”,虚无,顺应自然,适应各种变化以达到无所作,所以,他写的书很多措辞微妙不易理解。庄子宣演道德,纵意推论,其学说的要点也归本于自然无为的道理。申子勤奋自勉,推行于循名责实。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绳墨,决断事情,明辨是非,用法严酷苛刻,绝少施恩。都原始于道德的理论,而老子的思想理论就深邃旷远了。
老子树立教化,追求心境洁净,不受外扰,让人得到大智慧;他的学说在东边的鲁地受到推崇,人的足迹却去了西部的边疆。庄周纵意推论,欢喜自得,申不害勤奋自勉,充满权谋,韩非《说难》极其智慧。可悲啊他们的谨密防患,最后却在李斯手上终结了。
《老子韩非列传》赏析
先秦诸子百家里头,能被太史公选中立传的并不多,列子、慎子、许行、惠施、鬼谷子、杨朱加之黄老、儒教等家,甚至战国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李悝都没有立传。
庄子能和老子、韩非子并列,足见其地位。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传记。太史公将老庄申韩合为一传,代表了先秦汉初人们对道家与法术家关系的重要看法。汉人直承晚周,认为老子之言“君人南面之术”,而庄子祖述老子。
申不害、韩非亦源自老子道德之意。而其他因其主张不够鲜明,亦不足以承上启下,故被司马迁舍弃。太史公作四人合传,在当时来说,确实是胸罗道德,纵横概括,指点评说,是一篇很有气魄的雄文,非大家不能。
《老子韩非列传》创作背景
《老总韩非列传》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作,收录于《史记》中,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
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老子韩非列传》作者介绍
司马迁,夏阳(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采集史迹传说。
继承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司马迁得以饱览朝廷藏书,又随汉武帝到各地巡游,增长了见识;他同时开始着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写一部“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的通史的遗愿。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时因友军接应不力身陷重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以宫刑。
受此大辱,司马迁愤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 搴勫懆鎷掔浉鍏ㄦ枃缈昏瘧
    绛旓細璇戞枃锛妤氬▉鐜嬪惉璇村簞瀛愯搐鑳斤紝渚胯浣胯呭甫鐫閲嶉噾鍘婚個璇峰簞瀛愬嚭浠绘鍥界殑瀹扮浉銆傚簞瀛愮瑧鐫瀵规鍥戒娇鑷h锛氣滃崈閲戯紝鐨勭‘鏄帤绀硷紝鍗跨浉锛屼篃鐨勭‘鏄皧璐电殑楂樹綅銆傛偍闅鹃亾娌¤杩囩キ绁澶╁湴鐢ㄧ殑鐗涘悧锛熷杺鍏诲畠濂藉嚑骞达紝缁欏畠鎶笂甯︽湁鑺辩汗鐨勭桓缂庯紝鎶婂畠鐗佃繘澶簷鍘诲綋绁搧锛屽湪杩欎釜鏃跺欙紝瀹冨嵆浣挎兂鍋氫竴澶村鐙殑灏忕尓锛岄毦閬撹兘鍔炲緱鍒板悧...
  • 妤氬▉鐜嬮椈搴勫懆璐 缈昏瘧
    绛旓細銆妤氬▉鐜嬮椈搴勫懆璐銆嬬櫧璇濋噴涔夛細妤氬▉鐜嬪惉璇村簞鍛ㄨ搐鑳斤紝娲鹃仯浣胯嚕甯︾潃涓板帤鐨勭ぜ鐗╁幓鑱樿浠栵紝绛斿簲浠栧嚭浠绘鍥界殑瀹扮浉銆傚簞鍛ㄧ瑧鐫瀵规鍥戒娇鑷h锛氣滃崈閲戯紝纭槸鍘氱ぜ锛涘嵖鐩革紝纭槸灏婅吹鐨勯珮浣嶃傛偍闅鹃亾娌¤杩囩キ绁澶╁湴鐢ㄧ殑鐗涘悧锛熷杺鍏诲畠濂藉嚑骞达紝缁欏畠鎶笂甯︽湁鑺辩汗鐨勭桓缂庯紝鎶婂畠鐗佃繘澶簷鍘诲綋绁搧锛屽湪杩欎釜鏃跺欙紝瀹冨嵆浣挎兂鍋...
  • 妤氬▉鐜嬮椈搴勫懆璐,浣夸娇鍘氬竵杩庝箣,璁镐箣涓虹浉銆
    绛旓細妤氬▉鐜鍚搴勫懆鍗佸垎璐よ兘锛屽氨娲句娇鑰呭甫鐫鍘氱ぜ鍘昏繋鎺ワ紙閭璇凤級浠栵紝绛斿簲灏佷粬鍋氭鍥界殑瀹扮浉銆
  • 妤氬▉鐜嬮椈搴勫懆璐,浣夸娇鍘氬竵杩庝箣,璁镐互涓虹浉 缈昏瘧
    绛旓細妗锛氬悓鏉帮紝榄佹ⅶ涔嬫剰銆傛汉锛氳韩娴告按涓 1.妤氬▉鐜鍚搴勫懆璐鑳斤紝娲句娇鑷e甫涓板帤鐨勭墿鍝侀噾閽辫繋璇蜂粬鍑轰粫锛屽苟璁歌璁╀粬鍋氬鐩搞2.涓涓韩涓婂叏鏄偿娌间汉鍜屼竴涓瓉姊х殑浜洪兘鍦ㄦ偿姘翠腑鑰曚綔锛屽瓟瀛愮粡杩囪繖閲岋紝娲惧瓙璺墠鍘昏闂浮鍙c
  • 鍙ゆ枃缈昏瘧
    绛旓細妤氬▉鐜鐭ラ亾搴勫懆鍝佹ц壇濂斤紝鏄釜璐や汉锛屽氨娲鹃仯浣胯呭甫閲嶉噾鐩歌繋锛屽苟璁镐互鐩镐綅銆傚簞鍛ㄧ瑧鐫瀵规鍥界殑浣胯呰锛氣滃崈涓ら粍閲戯紝鐪熺殑鏄緢澶х殑涓绗旇储锛涜岃吹鍥界殑涓炵浉锛屼篃鏄竴涓皧璐电殑鑱屼綅銆備絾浣犲氨娌$湅瑙侀儕澶栭偅浜涚キ绁鐢ㄧ殑鐗茬墰涔堬紵瀹冧滑琚吇浜嗗嚑骞达紝鏈鍚庤绌垮甫鐫楗扮墿閫佽繘澶簷锛堢キ绁锛夛紝瀹冧滑閮藉凡缁忛兘杩欐牱浜嗭紝鎯冲啀涓轰竴鑸...
  • 妤氬▉鐜閭璇搴勫懆涓虹浉鑰屽簞鍛ㄤ负浠涔堟嫆缁
    绛旓細浠栦笉鎰胯鎺屾潈鑰呮潫缂氾紝缁堣韩涓嶆効鍑轰粫锛岃鑷繁蹇冪伒鎰夊揩銆
  • ...搴勫瓙蹇樿涔.鈥︹︹︺愪箼銆妤氬▉鐜嬮椈搴勫懆璐,浣夸娇鍘氬竵杩庝箣.
    绛旓細妤氬▉鐜嬮椈搴勫懆璐锛屼娇浣垮帤甯佽繋涔嬶紝璁镐互涓虹浉銆傚簞鍛ㄨ搐绗戣皳妤氫娇鑰呮洶锛氣滃崈閲戯紝閲嶅埄锛涘嵖鐩革紝灏婁綅涔熴傚瓙鐙笉瑙侀儕绁箣鐗茬墰涔庯紵鍏婚涔嬫暟宀侊紝琛d互鏂囩唬锛屼互鍏ュぇ搴欙紝褰撴槸涔嬫椂锛岃櫧娆蹭负瀛よ睔锛屽矀鍙緱涔庯紵瀛愪簾鍘伙紝鏃犳薄鎴戯紝鎴戝畞娓告垙姹℃笌涔嬩腑鑷揩锛屾棤涓烘湁鍥借呮墍缇侊紝缁堢敓涓嶄粫锛屼互蹇惥蹇楃剦銆傗濇濞佺帇鍚搴勫懆...
  • 銆婂簞瀛愩嬬畝浠
    绛旓細鑹烘湳銆佸畤瀹欑敓鎴愯绛夎澶氭柟闈傘婂簞瀛愩嬩笉浠呮槸涓鏈摬瀛﹀悕浣滐紝鏇存槸鏂囧銆佸缇庡涓婄殑瀵撹█鏉颁綔鍏歌寖銆傛洿鏄涓浗鏂囧銆佸缇庣殑鍙戝睍鏈夌潃涓嶅彲鍒嗗壊鐨勬繁杩滃奖鍝嶃傚簞瀛愬瘬瑷鐨勫嚭鐗堝拰鐮旂┒浣垮緱涓浗鏂囧寲鐨勪紭绉浼犵粺寰椾互缁ф壙鍜屽彂灞曪紝涓崕姘戞棌鐨勭簿绁炲緱浠ュ彂鎵紝鍦ㄧ幇瀹炴剰涔変笂锛屾洿涓虹ぞ浼氫富涔夋枃鏄庣殑寤鸿鍋氬嚭浜嗕笉鍙拷瑙嗙殑绮剧閾哄灚銆
  • 鍛ㄥ哀鍗鏂囪█鏂
    绛旓細7. 妤氬▉鐜嬮椈搴勫懆璐 鏂囪█鏂 鍗曞瓧缈昏瘧 妤氬▉鐜嬪惉璇村簞鍛ㄨ搐鑳,娲鹃仯浣胯嚕甯︾潃鍗冮噾鍘昏繋浠,骞舵妸鐩镐綅璁哥粰浠栥傚簞鍛ㄧ瑧鐫瀵规鍥戒娇鑷h:鈥滃崈閲,纭槸鍘氱ぜ;鍗跨浉,纭槸灏婅吹鐨勯珮浣嶃傛偍闅鹃亾娌¤杩囩キ绁澶╁湴鐢ㄧ殑鐚悧?鍠傚吇瀹冨ソ鍑犲勾,缁欏畠鎶笂甯︽湁鑺辩汗鐨勭桓缂,鎶婂畠鐗佃繘澶簷鍘诲綋绁搧,鍦ㄨ繖涓椂鍊,瀹冨嵆浣挎兂鍋氫竴澶村鐙殑灏忕尓,闅鹃亾鑳藉姙...
  • 搴勫瓙鐨勭敓娲昏儗鏅
    绛旓細搴勫瓙鐨勭敓娲昏儗鏅 褰撴椂璇镐警娣锋垬锛屽ぉ涓嬪ぇ涔憋紝浠栦笉鎰夸笌缁熸不鑰呭悓娴佸悎姹★紝鎵浠ヤ笉涔呬究杈炲畼闅愬眳銆備粬甯冭。鑽夐瀷锛岀硜姹ら噹鑿滐紝娼滃績鐮旂┒閬撳銆傚簞瀛愬澧冭传瀵掞紝鏇惧悜鐩戞渤渚熻繃绮銆傚簞瀛愬嚭鐢熶簬瀹嬪浗钂欙紝鏄畫鍥藉叕瀹ょ殑鍚庝唬锛屽叾鍏堢鍙互杩芥函鍒板畫鍥界殑绗崄涓浠e浗鍚涘畫鎴村叕銆傚叧浜庤挋鐨勭幇浠e湴鐞嗕綅缃湁澶氱璇存硶锛屽娌冲崡鍟嗕笜銆佸畨寰借挋鍩庛...
  • 扩展阅读:文言文现代文互翻译器 ... 申不害者 郑之贱臣也翻译 ... 古文翻译器转换 ... 文言文翻译转换器 ... 文言文翻译在线查询 ... 文言文现代文互译在线 ... 楚戚王闻庄周贤翻译 ... 中文转换成文言文 ... 中文翻译文言文在线转换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