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话文言文

1. 需要古代的经典文言文句子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2. 【请大侠解释一下这篇文言中的几句话这篇文言文基本能看懂,但有几

翻译应该联系上下文,现试译如下:1、不被当时的制度所束缚,而是超出平常人而立于藩篱(藩篱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边界;屏障.比喻事物的界限;障碍.)之外.2、这是什么样的气概/气魄啊.(引文之意:等待出现象周文王那样的明君而出现盛世的,是凡人,真正的豪杰,是自己去争取盛世出现的).3、很自信/骄傲/自豪/有气魄的说到(分析其后所说几句与引文的内容的对比可以看出,差不多是这些意思).4、廓有空阔,广阔之意,此处与“豁然”之“豁”可以替换.(不要纠结于个别字,很多词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5、此处特可译为但,仅.“想要有所成就的人,非但不能/不是仅仅不要******”.以上几点,只是个人对古文的一下浅薄见识,供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万望见谅.。

3. 帮我找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

小石潭记: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孔孟论学: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勉学:

1、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2、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1、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2、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黄生借书说:

1、“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两小儿辩日: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孰为汝多知乎?”

4. 简短文言文

简短文言文寓言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10-4 10:01寓意翻译都要!提问者: 庚宝达妖精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 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岂是良图?” 近义词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反义词 通达权变 灯 谜 柳 典 故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

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

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

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

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提示]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翼——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 释 掩:遮盖;盗:偷。

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 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 近义词 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 开诚布公 灯 谜 聆 典 故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

凡是 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去偷。 有一次,它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

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 好看,声音也很响亮。他想,怎么样才能弄到手呢?最后决定,偷,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就会"叮零叮零"地响起来。门铃 一响,耳朵就会听到铃铛的响声,有了响声,就会被人发现了。

那可就得不 到铃铛了。那怎么办呢? 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认为,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见了 ,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了么?于是,他自作聪明地采用这 个方法去偷门铃。 有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前。

他伸手 向上摘铃铛,但是,门铃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来了。 回到家,他又想该怎么办呢? 他想叫邻居聋子一起去偷铃铛,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了。

可是又怕别人不干,不和他一起偷东西,只好自己踩着凳子摘铃铛吧。 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

他踩 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这只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响了, 这家主人发觉后,就把他抓住了。

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 够听到铃铛的响声。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提示] 钟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

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

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间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

——《吕氏春秋》 [注释]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普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用背驮东西。

④椎(chuí)——槌子。 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⑥遽(jǜ)——急速。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南辕北辙 发音 nán yuán běi zhé 释疑: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

5. 几句话的完整文言文

1、翠纶桂饵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则是,然其得鱼不几矣。——《阙子》

2、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笑林》

3、拔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

4、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庄子》

6. 常用的文言文词

文言文实词众多,但容易理解,所以就不罗列了 下面是虚词的用法: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

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

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6.通“如”:好像,如同。

7.通“尔”,你,你的。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

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而后”:才,方才。

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什么。

2.怎么样。3.哪里。

4.多么。:5.为什么。

6.怎么。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8.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何消”:哪用得着。

例:这自然,何消吩附。(3)“何若”:如何,怎样。

例:此为何若人。(4)“何尝”:并非。

例:你说的何尝不是。(5)“何为”:⑴什么是。

例:何为“护官符”?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6)“何意”:⑴什么意思。

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7)“何由”:⑴如何。

例:长夜沾湿何由彻。⑵什么原因。

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⑶从什么地方。

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9)“何得”:怎么能。

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11)“何曾”:有什么益处。

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5.同“于”。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四、乃 1.于是,就。

2.才,这才。3.却。

4.是,就是,原来是。5.竟然。

6.而,又。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

2.将,将要。3.而且,并且。

4.况且,再说。5.尚且,还。

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

又。

7.同“夫”,句首助词。

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

一面。

;一边。

一边。

七、若 1.如果,假如。

2.像,好像。3.你(的),你们(的)。

4.此,如此,这样。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

的事、物”?“。

的地方”、“。

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1)“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

的方法”“是用来。

的”等。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

(2)“所谓”:所说的。(3)“所在”:⑴到处。

⑵所在之处,处所。 九、为 1、成为,变成。

2、做。3、作为,当作。

4、是。5、以为,认为。

6、被。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8、治理。9、装作。

10、给,替。11、。

7. 急需10句古文翻译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敏于事而慎于言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讷于言而敏于行

6、德不孤,必有邻

7、温故而知新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补充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8. 一句话的文言文和翻译

『原文』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译文』 从前有一个到邯郸学习走路姿势的人,没有学会他们走路的姿势,又忘记丢失了自己原来的步法,于是只能爬行回去了。 陆绩怀桔 『原文』 陆绩六岁时,于九江见袁术。

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欲以遗母。”

术大奇之。 『译文』 陆绩六岁的时候,便会到九江地方去拜见袁术。

袁术就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陆绩暗地里把三个橘子装在袖子里,等到告别的时候,就向着袁术拜谢了一回。

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跌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郎呀,你来做了小客人,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不防他人笑你来偷橘子么。”

陆绩双膝跪在地上,回答道:“我母亲的性子,很喜欢吃这些东西。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想起带几只回去,给母亲吃。”

袁术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大大的稀奇。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也可称为路过江的人),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孙叔敖杀两头蛇 『原文』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

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弃母而死也。”

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

『译文』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回家后就哭。母亲问他原因。

他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现在我见到了,害怕我抛下母亲先死了。”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后来的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起来。”

母亲说:“我听说有阴德的人,一定会得善报。你不会死的。”

王戎识李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折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然这样。 利令智昏 『原文』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

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

" 『译文』 齐国有个人想要得到金子。一天清晨,他穿好衣戴好帽,往卖金子地方走去。

看见有人拿着金子,伸手就夺。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道:"这么多人都在这儿,你为什么公然抢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说:"我那金子的时候,只看见金子,没有看见人。

" [原文]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

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高兴极了。用公粮供给三百人。

齐宣王死后,闵王继位。闵王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处士逃走了。

[原文] 鲁人执竿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开始竖着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着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

不久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是见到听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原文] 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

所以灵王的大臣都是每天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都是黑黄色了。

[原文] 岳柱八岁指瑕 岳柱字止所。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钏,诘义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译文] 岳柱字止所。在八岁的时候,观看著名画家何澄画的《陶母剪发图》,岳柱看到陶母手腕上有金镯子,问画家说:“金镯子可以换酒,为什么要剪下头发去换酒呢?”何澄对岳柱说的话感到非常惊讶, 这样观看就可以知道作画的道理。



  • 鏂囪█鏂鏃ュ父鍙h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鏈夋墍璋撯滀簩鍗佸洓鍙测,閮芥槸鏂囪█鏂,浠婂ぉ鐨勪汉鎺屾彙浜嗘枃瑷,灏辫兘瀛︿範鍘嗗彶銆備弗鏍艰鏉,娓呮湞浠ュ悗娌℃湁淇彶銆傚鏋滀慨鍙茬殑璇,鐢ㄧ幇浠f枃琛屼笉琛?鎭愭曡嫢骞插勾浠ュ悗鐨勫悗浜虹湅涓嶆噦浜嗐 5. 鍙や唬浜烘棩甯歌璇濇槸璇存枃瑷鏂囧悧 鍙や唬浜烘棩甯歌璇濅笉鏄鈥滄枃瑷鏂団濄 鍦ㄢ滄枃瑷鏂団濊繖涓瘝缁勪腑,鈥滄枃瑷鈥濇槸瀹氳,鈥滄枃鈥濇槸涓績璇嶃傝繖灏卞喅瀹...
  • 鏂囪█鏂鏃ュ父鐢ㄨ
    绛旓細鍥:1銆佹湰鏉(鍥轰紬浜恒婁激浠叉案銆) 2銆侀〗鍥恒佸浐鎵(姹濆績涔嬪浐銆婃剼鍏Щ灞便)3銆佷竴瀹氥佸繀瀹(鑰屾垗姝昏呭浐鍗佸叚涓)4銆佸珐鍥(鍥哄浗涓嶄互灞辨邯涔嬮櫓)5銆佸畨瀹,鍥哄畧(銆 4. 銆愬彜浠d汉鏃ュ父鐢ㄨ鏄櫧璇濇枃杩樻槸鏂囪█鏂 鍙鐭ラ亾浠涔堟槸鐧借瘽浣犲氨鍙互鐭ラ亾鍙や唬浜烘棩甯哥敤璇槸浠涔堜簡.鏂囪█鈥,鍗充功闈㈣瑷,鈥滄枃瑷鈥濇槸鐩稿浜庘滃彛澶磋瑷鈥濊岃█,鈥...
  • 鏃ュ父鏂囪█鏂瀵硅瘽渚嬪彞
    绛旓細1. 鏂囪█鏂灏忓璇 瀛斿瓙/涓滄父,瑙/涓ゅ皬鍎/杈╂枟,闂/鍏舵晠銆 涓鍎挎洶:鈥滄垜浠/鏃ュ鍑烘椂/鍘讳汉杩,鑰/鏃ヤ腑鏃/杩滀篃銆傗 涓鍎/浠/鏃ュ垵鍑鸿繙,鑰/鏃ヤ腑鏃/杩戜篃銆 涓鍎挎洶:鈥滄棩鍒濆嚭/澶у/杞︾洊,鍙婃棩涓/鍒/濡傜洏鐩(y煤),姝や笉涓/杩滆呭皬/鑰/杩戣呭ぇ涔?鈥 涓鍎挎洶:鈥滄棩鍒濆嚭/娌(c膩ng)娌у噳鍑,鍙婂叾鏃ヤ腑/...
  • 鍩烘湰璇濇枃瑷鏂
    绛旓細鍘熸枃: 榄忕帇娆叉敾閭兏,瀛f璋忔洶:"浠婅呰嚕鏉,瑙佷汉鏂煎ぇ琛,鏂广 5. 鍑犲彞璇濈殑瀹屾暣鏂囪█鏂 1銆佺繝绾舵楗 椴佷汉鏈夊ソ閽撹,浠ユ涓洪サ,閿婚粍閲戜箣閽,閿欎互閾剁ⅶ,鍨傜俊缈犱箣绾躲傚叾鎸佺澶勪綅鍒欐槸,鐒跺叾寰楅奔涓嶅嚑鐭c傗斺斻婇槞瀛愩 2銆佹墽绔垮叆鍩 椴佹湁鎵ч暱绔垮叆鍩庨棬鑰,鍒濈珫鎵т箣,涓嶅彲鍏;妯墽涔,浜︿笉鍙叆銆傝鏃犳墍鍑恒備縿...
  • 鏂囪█鏂绠娲佺櫧璇
    绛旓細1. 绠鐭殑鏂囪█鏂甯﹁瘧鏂 搴风啓涓冨勾鍏湀鍗佷竷鏃ユ垖鍒,鍦板ぇ闇囥 浣欓傚绋蜂笅,鏂逛笌琛ㄥ厔鏉庣瑑涔嬪鐑涢ギ銆傚拷闂绘湁澹板 闆,鑷笢鍗楁潵,鍚戣タ鍖楀幓銆 浼楅獓寮,涓嶈В鍏舵晠銆備縿鑰屽嚑妗堟憜绨,閰掓澂鍊捐;灞嬫妞芥煴,閿欐姌 鏈夊0銆 鐩搁【澶辫壊銆備箙涔,鏂圭煡鍦伴渿,鍚勭柧瓒嬪嚭銆 瑙佹ゼ闃佹埧鑸,浠嗚屽璧;澧欏惧眿濉屼箣澹,涓 鍎垮暭濂冲彿,鍠у榧庢哺銆備汉...
  • 鍙や唬浜鸿璇濆父鐢ㄨ鏈夊摢浜?
    绛旓細鍩烘湰閮芥槸鍙鏂囪█鏂褰卞搷鐨勫瓧涔夊彉鍖!浣嗘槸姣忎釜鏈濅唬,姣忎釜鍦板煙,閮戒細鏈夋墍宸埆銆傘婄孩妤兼ⅵ銆嬫槸娓呮湞灏忚,閲岄潰鐨勪汉鐗╁璇濆氨鍜岀幇浠e尯鍒笉澶,杩欑鍙よ瘝寰堝皯銆傚畫鏈濅汉璇磋瘽,鐢ㄨ繖浜涜瘝灏卞寰楀浜嗐 鍙や唬浜鸿浠涔堣瑷? 璇磋瘽鐢ㄩゥ鐧借瘽鈥,浣嗚繖涓櫧璇濆拰鎴戜滑鐜板湪璇寸殑涓嶄竴鏍,鍥犱负杩樻槸鏈変竴浜涙枃鍖栧樊寮傜殑,鎵浠ヨ繕姣旇緝鏂囪█銆備笉杩囨枃瑷涔嬫墍浠ュ彨鏂囪█,...
  • 鏂囪█鏂鍙ょ櫧璇濇枃
    绛旓細銆傗滈キ鍚︹濆氨鏄鏂囪█鏂銆傛垜鍥界殑鍙や唬,鎵鏈夌殑鏂囩珷閮芥槸鐢ㄤ功闈㈣瑷鍐欐垚鐨勩傛墍浠,鐜板湪鎴戜滑涓鑸皢鍙ゆ枃绉颁负鈥滄枃瑷鏂団 鍙ょ櫧璇濇槸鍞愬畫浠ュ悗鍦ㄥ寳鏂硅瘽鐨勫熀纭涓婂舰鎴愮殑涓绉嶄功闈㈣銆傚鍞愪唬鐨勫彉鏂,鏁︾厡閫氫織鏂囧浣滃搧,瀹嬩汉璇濇湰,閲戝厓鎴忔洸,鏄庢竻灏忚绛夐兘鏄彜鐧借瘽鐨勪唬琛ㄣ傚彜鐧借瘽铏借鏄櫧璇濇枃,浣嗕笉鍚屼簬鎴戜滑浠婂ぉ鎵璇寸殑鐧借瘽鏂,涓鑸兘鏄互...
  • 鎬庝箞璇磋瘽鏈鏂囪█鏂
    绛旓細1. 鎬庝箞鏍鏂囪█鏂璺熷埆浜鸿璇 鏂囪█鏂囨槸鐢ㄦ枃瑷涔︾櫨闈㈣鍐欑殑鏂囩珷锛岀畝绉扳滄枃瑷鏂団濓紝鍙兘璇汇佸啓锛屼笉鑳解滆鈥濄傝兘璇寸殑鍙滃彛璇濓紝绉颁负鈥滆█鈥濄佲滆鈥濓紝鑰屼笉鏄滄枃鈥濄傜敱浜庢枃瑷涓嶉傚悎鍙h浜よ皥锛岃嚜鍙や互鏉ワ紝娌″害鏈変汉鑳界敤鏂囪█璇磋瘽銆傚彜浜鸿鍐欐枃瑷鏂囷紝璇磋瘽鏄綋鏃堕偅涓椂浠g殑绀句細鍙h銆傛垜浠彧鑳界煡閬撳悇涓椂浠...
  • 鐧借瘽鏂囪█鏂浣滃搧
    绛旓細1. 鐧借瘽鏂囪█鏂浣滃搧鏈夊摢浜 鐧借瘽鏂囪█鏂囦富瑕佽浜庢槑娓呭皬璇淬 缁忓吀鐨勬湁:鍥涘ぇ鍚嶈憲+銆婂剴鏋楀鍙层+銆婅亰鏂嬪織寮傘嬫瘮杈冨ソ鐨勬湁:渚犱箟鐨:銆婁笁渚犱簲涔夈(鏈夊睍鏄佺櫧鐜夊爞)銆婁竷渚犱簲涔夈嬬牬妗堢殑:銆婂寘鍏銆嬨婃柦鍏銆嬫垬鍦鸿嫳闆勭殑:銆婅宀冲叏浼犮嬨婃潹瀹跺皢婕斾箟銆嬨婇殝鍞愭紨涔夈(绉︾惣銆佺▼鍜噾绛)甯備簳浜烘儏鐨:鈥滀笁瑷浜屾媿鈥(浜旀湰涔,鐭瘒...
  • 鍥借鏂囪█鏂
    绛旓細1. 銆婂浗璇鏂囪█鏂鍙婄櫧璇濇枃閲婁箟 鍘熸枃: 闀垮嫼涔嬫垬,鏇瑰埧闂墍浠ユ垬浜庡簞鍏.鍏洶:鈥滀綑涓嶇埍琛i浜庢皯,涓嶇埍鐗虹壊鐜変簬绁.鈥濆鏇:鈥滃か鎯犳湰鑰屽悗姘戝綊涔嬪織,姘戝拰鑰屽悗绁為檷涔嬬.鑻ュ竷寰蜂簬姘戣屽钩鍧囧叾鏀夸簨,鍚涘瓙鍔℃不鑰屽皬浜哄姟鍔;鍔ㄤ笉杩濇椂,璐笉杩囩敤;璐㈢敤涓嶅尞,鑾笉鑳戒娇鍏辩.鏁颁互鐢ㄦ皯鏃犱笉鍚,姹傜鏃犱笉涓.浠婂皢鎯犱互灏忚祼,绁浠...
  • 扩展阅读:德州土话方言大全 ... 必背40篇精美古文 ... 小古文电子版免费 ... 小学3年级文言文 ... 现代文翻译成古文 ... 表示感谢的文言文 ... 10篇古文 ... 四年级必背小古文 ... 小学生必背小古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