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孟子集注原版

  • "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出自朱熹的哪本书?
    答:二,原文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孟子集注》(14卷)如下:《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木也。” 朱熹集注:“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三,《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1130——1200年)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朱熹...
  • “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是什么意思?
    答:见朱熹的《孟子集注·尽心》原文: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解释:心是人的主宰,是人的灵气所在,因此,心能理顺天下万事。这句话讲的是朱熹对心的认识,是我国儒家对心性的一种理解。朱熹认为,心是人的主宰,是人的灵气所在,它统摄着人的“性”。天下万物之理都包容于“心”当中...
  • 《孟子》原文
    答: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译文】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的时份,用道义随身行事;天下政治黑暗的时候,用生命捍卫道义。没有听说过牺牲道义而屈从于他人的。”【读解】“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就是“天下有道则见”(《论语?泰伯》),就是“邦有道则仕”(《论语?...
  • 6月11日-孟子11.1-11.4
    答:孟子说:“爱吃秦国人做的烤肉与爱吃自己做的烧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他事物也存在这种情况,那么,爱吃烤肉(的食欲)也是外因引起的吗?”【注】①第一个“长”指年长,第二个“长”指将其看作长者来尊敬。②异于:朱熹《孟子集注》认为“‘异于’两字疑衍”。胡毓寰《孟子本义》则认为,异...
  • 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
    答:)悱,就是(一个问题已经思考之后,却没有考虑清楚成熟)想表达却又(表达的不全面或者)不能说出口的心理状态。出处:朱熹《四书集注》原文:“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
  • (8.29)孟子集注卷第八
    答:2.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行其政,行辟人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朱熹注:诸葛武侯尝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得孟子之意矣。我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在其位,谋其...
  • 朱子《孟子集注》读书笔记(1)
    答:而孟子呢?我们知道孟子有万章、公孙丑等一批弟子,但他们除了著书以外,似乎再没其他成绩。由此可见孔子与孟子本就有着不同的身份。如若没有韩愈以至于朱熹等人的推崇,孟子或许还在历史的某个角落里。 有关孟子的早年,《列女传》还有所记载,我们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即出于此,将附于文后。 孟子受学于孔子之孙子...
  • "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出自朱熹的哪本书?
    答:语出朱熹《孟子集注》。是对《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木也。“一句的注释。意为:良心,是人天然的善良心性,也就是所谓的仁义之心。
  • 良心发现下一句是什么
    答:良心发现没有下一句,良心发现是一个成语。良心发现,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g xīn fā xiàn,意思是指触发了善良之心而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悔悟。出自《孟子·告子上》。成语出处:宋·朱熹《孟子集注·告子上》:“言人之良心,虽已放矢,然其日夜之间,亦必有所生长,故平旦未与接物,其气清明之际...
  • 怎样理解“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居敬者所以成始成终也,”_百度...
    答:“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是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集注》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把《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学官,作为法定的教科书。理宗于宝庆三年(1227年)下诏盛赞《四书集注》“有补治道”。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

  • 网友评论:

    焦淑19335569105: 朱熹写过的文言文 -
    28530贡斧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类别:教育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类别:读书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类别:修养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

    焦淑19335569105: 《孟子》有哪些流行的版本? -
    28530贡斧 : 有三个版本的 孟子 作者:(战国)孟轲 撰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年10月《孟子》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孟子 作者:(宋)朱熹 集注,金良年 导读,胡真 集评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焦淑19335569105: 《孟子》的简介 -
    28530贡斧 :[答案]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

    焦淑19335569105: 四书集注是本什么书? -
    28530贡斧 : 《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从他父辈起,居住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

    焦淑19335569105: 朱熹 《孟子集注》中,引用哪些学者 -
    28530贡斧 : 朱熹的《孟子集注》特色是既借助经典诠释创新哲学体系,又尽量重视古注,追求本义;前者是对时代的呼应,后者是对经典的尊重.由此在诠释实践中弱化了"本体"与"方法"的紧张,强化了"原意"与"用心"的统一,发展了中国特异于西方的诠释传统.在中国的经学诠释史上,朱熹的《孟子集注》以注重义理阐发的创新性哲学诠释而作为"宋学"的代表,受到追求经典本义的后代"汉学"诠释家的批评与指责.

    焦淑19335569105: <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是谁
    28530贡斧 : 朱熹理学

    焦淑19335569105: 《四书集注》作者是谁? -
    28530贡斧 :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又简称为《四书集注》.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四书集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焦淑19335569105: 孟子.离娄下
    28530贡斧 : 《孟子·离娄下》 第二十九章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1],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2].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

    焦淑19335569105: 朱熹的四书集注怎么样 -
    28530贡斧 : 《四书章句集注》是一部儒家理学名著,为宋代朱熹所著,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 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

    焦淑19335569105: 《四书集注》的作者是谁? -
    28530贡斧 :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婺源县(原属徽州地区)人.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任左迪功郎、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秘书修撰...

    热搜:朱熹《四书集注》 \\ 明人伦是孟子还是朱熹 \\ 孟子集注 君子之于物也 \\ 孟子卷之四 朱熹集注 \\ 孟子16章原文第6章 \\ 朱熹的孟子集注详情 \\ 《孟子》全文原版 \\ 《孟子》完整版 \\ 《孟子》原文完整版 \\ 《生于忧患》原文 \\ 朱熹的《劝学》 \\ 朱熹《论语集注》 \\ 《孟子》全篇原文 \\ 国学经典《孟子》全文 \\ 孟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 《孟子》原文全文阅读 \\ 孟子全文20篇 \\ 《孟子》全文背诵 \\ 孟子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 孟子全文及译文 完整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