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其二曹丕

  • 曹丕的《杂诗二首(其二)》的翻译及赏析
    答:用“杂诗”做题名,开始于建安时期。《文选》李善注解释这一题名说:“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也就是说,触物兴感,随兴寓言,总杂不类。所以,题为“杂诗",等于是无题,赋物言情,都是比较自由的。曹丕这两首杂诗则是抒写他乡游子的情怀。建安时期风气之一,是诗人喜作代言...
  • 曹丕杂诗二首其二赏析
    答:从曹丕执政以后的情况看,他曾率大军二次南征孙权,经过黎阳(今河南浚县),魏在西北,吴在东南,从诗中“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等句看来,此诗似乎是南征时借浮云的随风飘荡以比喻征夫的被迫出征,表现对战乱的厌倦情绪。但此说证据不足,吴景旭《历代诗话》曾驳之,以为曹丕雄才且有智略,必无...
  • 曹丕的《杂诗二首(其二)》的翻译及赏析
    答: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无会。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西北有一个游子,好像浮云一样无依元靠。可惜生不逢时,遭遇乱世,正好与飘风相会。飘风吹我向东南方行走,行啊行啊从西北飘泊到了东南的吴会。吴会并不是我的故乡...
  • 杂诗两首(其二) 曹丕译文
    答: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译:西北有游子,若浮云般飘忽无依。可怜生不逢时,生逢乱世,恰与暴风相会。暴风吹着我向东南行进,行至吴会之地。吴会之地并非我的故乡,怎能久久的停留?还是放下...
  • 曹丕《杂诗二首》答案
    答:其一(漫漫秋夜长)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其二(西北有浮云)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 杂诗二首曹丕拼音版
    答:杂诗二首曹丕拼音版如下:漫màn漫màn秋qiū夜yè长zhǎng,烈liè烈liè北běi风fēng凉liáng。展zhǎn转zhuǎn不bù能néng寐mèi,披pī衣yī起qǐ彷fǎng徨huáng。彷fǎng徨huáng忽hū已yǐ久jiǔ,白bái露lù沾zhān我wǒ裳shang。俯fǔ视shì清qīng水shuǐ波bō,仰yǎng看kàn明míng...
  • 曹丕杂诗二首(其二)(2)这首是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1.拟人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2.借景抒情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这首诗整体是抒情 作者在思乡之叹中融入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诗句间流动着建安时代特有的悲怆情绪。诗歌以浮云起兴,以浮云的随风而行、无力自持来比喻游子听凭外力摆布,飘零异乡的命运。在哀叹游子命运的同时...
  • 《杂诗二首》(其二 曹丕)中,诗人开篇两句塑造“浮云”这一意象的目的...
    答:浮云指魏军,曹丕在西北,孙权在东南,曹丕南征借浮云寓自己的军队,浮云虽亭亭如车盖,但终究漂浮轻薄,容易聚散,古来形容军队多为钢铁之师,现在说为浮云,即有漂浮,不稳妥的隐患,预示征战失败
  • 曹丕最有名的诗
    答:曹丕最有名的诗如下: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
  • 曹丕 杂诗二首(其二) 诗人开篇两句中塑造"浮云"这一意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东南行”埋下伏笔。(2分)(2)①采用象征的手法,用浮云来象征游子;②诗歌前六句借“浮云”写出了游子的遭遇,表达了游子生不逢时、遭遇乱世、漂泊不定的凄苦之情,七八两句抒发了思乡但无法归家的抑郁、痛苦之情。(手法及象征意义各占1分,情感表达前六句分析与最后两句分析各占1分。)

  • 网友评论:

    何明15173087048: 杂诗二首(其二)曹丕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
    13592邵行 :[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إ 杂诗二首(其二)إ 曹丕إ 西北有浮云,亭亭①如车盖.إ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②会.إ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③.إ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إ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إ [注]①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

    何明15173087048: 杂诗两首(其二) 曹丕译文 -
    13592邵行 :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译:西北有游子,若浮云般飘忽无依.可怜生不逢时,生逢乱世,恰与暴风相会.暴风吹着我向东南行进,行至吴会之地.吴会之地并非我的故乡,怎能久久的停留?还是放下心头的思念不说了吧,远游客子常常是害怕遇见别人(问起他故乡)的.

    何明15173087048: 曹丕杂诗二首其二赏析 -
    13592邵行 : (其二) 【原文】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1]. 惜哉时不遇[2],适与飘风会[3].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4].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5],客子常畏人.【注释】 [1]亭亭:孤高的样子.车盖:古代的车篷,形如大伞. [2]时不...

    何明15173087048: 曹丕 杂诗二首(其二) (2)这首是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13592邵行 : 1.拟人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2.借景抒情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这首诗整体是抒情 作者在思乡之叹中融入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诗句间流动着建安时代特有的悲怆情绪.诗歌以浮云起兴,以浮云的随风而行、无力自持来比喻游子听凭外力摆布,飘零异乡的命运.在哀叹游子命运的同时,又隐含着人生如浮云、漂泊无依的深长感慨,使诗歌的内在意蕴高出一般的思乡之叹.全诗文思飘忽,有如“风回云合,缭空吹远”,把人生飘零的苦闷以一片浮云牵出,笔触轻灵,不着痕迹.

    何明15173087048: 曹丕 杂诗二首(其二) 诗人开篇两句中塑造"浮云"这一意象的目的是什么? -
    13592邵行 : .(1)“浮云”喻意为身不由己、无所依靠,诗人塑造这一意象一方面暗示了游子的孤独无依(2分),另一方面为下文的“东南行”埋下伏笔.(2分)(2)①采用象征的手法,用浮云来象征游子;②诗歌前六句借“浮云”写出了游子的遭遇,表达了游子生不逢时、遭遇乱世、漂泊不定的凄苦之情,七八两句抒发了思乡但无法归家的抑郁、痛苦之情.(手法及象征意义各占1分,情感表达前六句分析与最后两句分析各占1分.)

    何明15173087048: 曹植与曹丕的诗风比教.要求全面详细系统. -
    13592邵行 : 两人分别写美女的文章 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盻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

    何明15173087048: 客子常畏人什么意思 -
    13592邵行 : 这是曹丕的《杂诗》当中的一句,意思是:身在异乡的人常常害怕碰到不认识的人,因为自己客居他乡举目无亲,看到别人会想念家乡的亲人.原诗如下: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何明15173087048: 曹丕《杂诗》解释 -
    13592邵行 : 曹丕是一个有着浓重的生命感伤情绪的诗人.亲朋群宴、觥筹交错中,他却是常常“乐往哀来,怆然伤怀”;在丹霞蔽日的美景面前,他会脱口而出“月盈则冲,华不再繁”的谶语;目睹汉末的天下大乱、民生凋敝的情景,使他对生命的脆弱有...

    何明15173087048: 三曹和建安七子分别是?和他们的作品有哪些?
    13592邵行 : 楼主你好!回答如果对楼主有帮助,那么请楼主多用几秒钟,五星采纳我的答案,如... 《与曹操论禁酒书》则有诙谐意味.其《杂诗》第二首,以白描手法写丧子之痛,哀...

    何明15173087048: 曹丕和曹植谁的文学成就高?本以为是曹植,可曹丕好像开创了七言诗的先河,他的杂诗二首更是其代表之作. -
    13592邵行 :[答案] 曹丕的文学价值更高一点,是建安文学的重要领军人物,他广集门客和文人开豪爽大气的建安文风,并写了历史上第一本文学评论专注,典论,而曹植就差一些了,太过于自负,文字华美,但后来政治上失意,没什么大的贡献

    热搜:杂诗七首全部 \\ 杂诗其二曹丕拼音版 \\ 陶渊明《杂诗》盛年不重来 \\ 《杂诗》其二 \\ 杂诗其二注音版 \\ 杂诗其二东晋陶渊明 \\ 杂诗王维其二配图 \\ 杂诗其二原文 \\ 杂诗三首其二王维带拼音 \\ 王维杂诗三首全部 \\ 杂诗其二西北有浮云 \\ 王维杂诗其二古诗 \\ 杂诗其二白日沦西阿拼音 \\ 曹植《杂诗六首》 \\ 杂诗其二注音版曹植 \\ 杂诗其二王维带拼音的 \\ 杂诗其二曹植拼音版 \\ 曹丕杂诗漫漫秋夜长注音版 \\ 己亥杂诗其二龚自珍 \\ 杂诗其一节选陶渊明盛年不重来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