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77章

  • 老子第七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答:老子第七十七章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2、翻译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
  • 道德经77章原文及译文
    答:道德经77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3、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4、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译文:1、天道的自然的法...
  • 初识《老子》第77章
    答: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42章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唯有道者也。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字】张:《说文》施弓弦也。...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哪里?
    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如下: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译文:自然...
  •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全文翻译是什么?
    答:这一章老子以“天之道”和“人之道”作对比,突出“天之道”的博大和“人之道”的渺小,进而主张“人之道”要效仿“天之道”。“天之道”的特点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在讲“天之道”时,老子使用的是比喻的手法,老子将“天之道”比喻成张开的弓箭,张开的...
  • “其不欲见贤邪?”——(老子第七十七章)——,这句话怎么样翻译_百度知 ...
    答: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所以圣人,顺应自然而不恃才傲物,功成名就也不愿意养尊处优,他不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圣贤
  • 从《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看老子的修辞艺术
    答:下面就以第77章为例,做一个分析。[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一、“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
  • 道家的经典禅语
    答:《老子》一章。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2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2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23、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24、玄之又玄,众妙之...
  • 生活·《老子》——2、“人际”交往中的“礼”与“仪”
    答:中国的成年人,好说三观: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事实上,人,从生到死,形影不离的还有两观——得失观(《德道经》第一章论德,31不积,5章中和·损益观,7章立戒),生死观(《德道经》77章尽己,13章生死)三观,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显得“大而空”。而明生死(观):你为什么而活着...
  • 道德经简介
    答:另外可能抄写于西汉武帝后期的北京大学藏汉竹简本,注明老子上经、老子下经之标题,共分为77章,也属于《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之传本。关于《道德经》的注解,唐代以后,以东汉河上公、三国魏王弼二注本最为广传。而从魏晋至隋唐,根据唐末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统计共有六十余家,其中多...

  • 网友评论:

    姓将19311687866: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
    29546方典 :[答案]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

    姓将19311687866: 老子 第七十七章 帮忙断句加翻译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共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
    29546方典 :[答案] 楼主在恃后多加了个字吧?断句翻译如楼上.

    姓将19311687866: “其不欲见贤邪?”——(老子第七十七章)——,这句话怎么样翻译 -
    29546方典 :[答案]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所以圣人,顺应自然而不恃才傲物,功成名就也不愿意养尊处优,他不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圣贤

    姓将19311687866: 断句 取材子 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朴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 -
    29546方典 :[答案]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翻译 自然的规律,岂不就像拉开弓弦一样吗?弦位高了...

    姓将19311687866: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
    29546方典 :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一样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抬高;过满了就减小一些,不够满就补足一些.自然的法则,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不足的.人世的作风就不是如此,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人?只有悟道的人能够如此.因此,圣人有所作为而不仗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愿表现自己的过人之处.

    姓将19311687866: 天知道,损有余,以弥不足,人知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含意 -
    29546方典 : 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 【意译】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姓将19311687866: 怎样才能快速地背诵古文记得很牢?我要背老子七十七章,怎样才能在半小时内背完啊? -
    29546方典 :[答案] 理解每一句话以后多读几遍就可以了.. 偶当年背古文通常都是十分钟以内..前提是文章比较喜欢..:P

    姓将19311687866: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
    29546方典 : 这句话最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作者是老子,全文内容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

    姓将19311687866: 道德经第77章求解. -
    29546方典 : 本章先以天之道的不争无为与人之道的苛求诈取为一个对比,再引出道者淡泊名利心性.

    姓将19311687866: 老子第七十七章意思
    29546方典 : 天道公允,不偏不依,它不是和弯弓射箭所显示的道理一样吗?如果高于靶心就要把弓压低,如果低于靶心就要把弓抬高

    热搜:《卧室里的疯狂》全部演员 \\ 除第八章上善若水这一章外 \\ 《我要上你》完整版 \\ 《老子》第47章 \\ 老子26章 \\ 第1一40章免费阅读 \\ 《老子》七十七章 \\ 幸福起航 \\ 老子第12章 \\ 《老子》第八章 \\ 老子一二章原文 \\ 老子第六十四章蕴含的道理 \\ 《老子》二十二章 \\ 老子2章 \\ 《老子》十章 \\ 老子第77章原文 \\ 老子五十七章 \\ 《老子》二章全文 \\ 《老子》一章 \\ 老子八章完整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