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成己成物的翻译

  • 文言文误人
    答:《学记》:学至大成,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朋来正是学成之验。 “时习”是“成己”,“朋来”是“成物”,成己而未停,而能成物,才能达到“诚”的境界(《中庸》语)。成物是对己之功修的验证,而又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功效,这正像孟子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所以才是乐。
  • 文言文《雁荡山》
    答:知晓了这两点,那么高洁之士守身处世的学问,圣人贤哲成己成物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可以了解了。 有些句子如”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实在难译,仅得其大概.另有一些细微之处恐也有硬伤. 另3、4二段大意网上某达人理解表述甚好,这里的翻译很大程度参考其文...
  • 尽职尽责下一句是什么
    答:2、他们以“学习、责任、感恩”与“成己成物,臻于至善”为双翼,历经十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3、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工作认真的经典句子当人们对待工作有所倦怠的时候,可以用哪些励志的话俩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呢?以下...
  • 游雁荡山记文言文翻译
    答:知晓了这两点,那么高洁之士守身处世的学问,圣人贤哲成己成物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可以了解了。 3. 潘耒写的古文《游雁荡山记》翻译 癸亥年中秋节前一日,去游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荒芜,被丛生的草木掩盖不能探寻访游了。而雁荡山的山峰姿态、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的外甥鲍...
  • 人一能之己百之的意思
    答: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译文:别人一遍能做到的,我做一百遍;别人十遍能做到的,我做一千遍。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变得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变得坚强。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
  • 游雁荡记文言文翻译
    答: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二、翻译 1、癸亥年中秋节前一日,去游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荒芜,被丛生的草木掩盖不能探寻访游了。而雁荡山的山峰姿态、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写篇游记?。”...
  • 求《中庸》原文及翻译!谢谢!
    答: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
  • 会万物以成己 (续)
    答:高僧说“ 会万物为己 ”还用解释吗?经典里常说的“ 佛陀坐在空中说法 ”还用翻译吗?你还执着佛祖是坐在天空中讲话么?于是乎,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万物源自虚无即“ 无中生有”,诸君即刻觉悟这个观念是怎么来的了!对,它来自体验!当古代哲人证出“ 空 ”境时,由人及物地,对“宇宙”进行相同推理——这也是东西...
  • 我们中国的哲学体系和西方的哲学体系有何区别?各是什么哲学体系?_百度...
    答:此“中”此“诚”,既作为人的“未发”之性,又作为天下“大本”,而位天地、育万物,成己成物,确实正如黑格尔之所言:绝对实体即是绝对主体。这正是形而上学的根本,也就是哲学的根本。 在这层根本意义上,“中国哲学”原是既成事实。因此,所谓“中国有没有哲学”的问题完全是个伪问题。 二但是,以上讨论似乎...
  • 求方苞《游雁荡记》译文 要全文翻译!
    答:知晓了这两点,那么高洁之士守身处世的学问,圣人贤哲成己成物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可以了解了。原文: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

  • 网友评论:

    和面13994435292: “立己”和“成己”是什么意思? -
    17511马雨 : 作为积极自由之体现的道德自主,在儒学话语系统中意味着克己无我、成仁成德,即成为圣人.但问题是圣人不仅要立己而且要立人,不仅要成己也要成物.立己、成已是存心养性、立修身之德,立人、成物则是事天济众、施教化之功.从立己到立人、从成己到成物,便是从内圣到外王的转化过程.

    和面13994435292: 需要将《四书集注 大学章句》翻译为白话文,帮我一下 -
    17511马雨 : 泰州王门一派,黄宗羲特别推尊一庵.他在《明儒学案》述及其学说大旨时谓: 先生之学,其大端有二.一时禀师门格物之旨而洗发之,言格物乃所以致知,平居未与物接,只自安正其身,便是格其物之本,格其物之本,便是未应时之良知;...

    和面13994435292: 《大学》中的“知止而后定”是什么意思? -
    17511马雨 : “知止而后定”是不正确的,应该是”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和面13994435292: 求《大学》、《中庸》的原文及译文.谢谢 -
    17511马雨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和面13994435292: 哈佛大学校训的中英文翻译 -
    17511马雨 : 校徽上的拉丁语单词 veritas,意思是“真理”,也可理解为“求真”.校训则是: 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拉丁文) 一个单词对一个单词翻译的话,意思是 “柏拉图(是我的)朋友,亚里士多德(是我的)朋友,但是真理最(是我的)朋友.” 这句校训常常翻译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出处是: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其老师有所不同,于是他就说了一句后来成为名言的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哈佛的校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和面13994435292: “四书”中的'大学'是什么意思? -
    17511马雨 :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

    和面13994435292: 儒家经典中的《大学》用英语应怎么说 -
    17511马雨 :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和面13994435292: “四书”中的'大学'是什么意思? -
    17511马雨 :[答案]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和面13994435292: 《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中课文《孔子》的翻译大致是什么样的? -
    17511马雨 : 前半段翻译如下: Confucius was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Chinese history. He was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and was respectfully referred to as an ancient "sage". His words and life story were recorded in The Analects. An enduring ...

    和面13994435292: 《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一句的译文是什么? -
    17511马雨 : “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一句的译文是: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这句话可以用以劝勉像学生好好学习,就如至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应该抓紧现有的时间和机会好好努力.“当其可谓之时”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豫、时、孙、摩,四种基本的教育方法.

    热搜:免费的翻译器 \\ 《大学问》原文和翻译 \\ 《大学》全篇原文翻译 \\ 《大学》原文及翻译 \\ 大学中成已成物翻译为 \\ 英汉互译在线翻译 \\ 中庸全文及译文 完整版 \\ 《大学》原文逐句翻译 \\ 在大学中对成己成物的翻译 \\ 翻译文言文翻译器 \\ 大学中对成己成物的翻译为明明德 \\ 《大学》的翻译 \\ 英文翻译中文在线翻译 \\ 大学译文及注解 \\ 《论语》原文和翻译 \\ 大学全文及译文免费 \\ 中英互译翻译器 \\ 免费的翻译器在线翻译 \\ 古诗翻译在线转换 \\ 大学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