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偈语

  •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答: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 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
  • 唐代神秀偈语的意思
    答:神秀偈语指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菩提树,明镜台,比作自己的身心,经常的反省自己的身心,不要让尘世的尘埃蒙蔽了自己。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下联
    答:慧能就成为禅宗六祖。但老实说,神秀的偈语有实用意义,对一般学佛人来说,按照这个偈语去做就行了。只是因为神秀执“有”,慧能执“空”,所以神秀境界比不上慧能。但慧能的偈语也没有见性,慧能见性是在弘忍密传法之时,说到“不住相生心”时,慧能才大悟,才真正见性。
  • 请教神秀与慧能的偈子区别
    答: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两个偈子常常被大家当做是渐修与顿悟的区别。它们反应的,是神秀与慧能两个人的修为水平。神秀还在拂拭的阶段,而慧能已经证悟了身心本空的道理。
  • “菩提本无树”的全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蕴含什么人生道理
    答: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把神秀的偈语读给他听,然后作了以上四句歌偈。最终惠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传授,称为禅宗第六代法脉传承。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
  • 神秀与慧能的偈语的意义
    答:意义如下:神秀的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认为修行就像擦拭菩提树和明镜台一样,需要不断地努力和修正,以保持内心的清明和纯洁。慧能的偈语则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认为菩提和明镜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修行的关键在于认识到...
  • 六祖和神秀的偈语
    答: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偈语是从外在的境界去慢慢进入内心世界,以外在保护内心;而六祖偈语则是直接进入内心世界,直入一切唯心造的佛法深理。
  • 关于“菩提本无根”菩提老祖的诗词是什么?
    答: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释义:本来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典故
    答:这来自一个佛教典故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个寺中修行,后来方丈要选择接替他的人,就把这两个人叫来,让他们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里的诗)。 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你所说的正是后来慧能的偈子。显然慧能的领悟比神秀高了一层,因为菩提树和明镜台...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什么意思
    答:“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是神秀说的。他的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是讲究通过不断的修行来达到“悟道”,即“渐悟”。也就是说印度禅宗认为,人的本...

  • 网友评论:

    黄蓓19847357396: 六祖慧能的一句佛偈 -
    35853翁叙 :[答案] 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禅悟之言. 最初,神秀吟出了一句偈语:“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的这首偈语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但是,六祖觉得还是悟得不彻底,于是针对这首偈语吟出了另一偈:“菩提本无...

    黄蓓19847357396: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意思 -
    35853翁叙 :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个偈语出自五祖弘忍的上座弟子神秀.当时五祖弘忍要传衣钵,令弟子们写一首偈语,谁的境界高就将衣钵传给谁,于是神秀就作了这首偈语.这首偈语,弘忍认为还未见性,但也说按照这个偈语修行也能成佛.由此可见这个偈语是有实用意义的,这首偈语以明镜比喻心,以尘埃比作烦恼,叫我们看心守静,不生烦恼,于是心就如明镜一样清净无染,这样就能得到解脱.后来慧能听到这首偈语,知道神秀尚未开悟,于是就请人在墙上写了他的偈语,即: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偈语将烦恼一下子扫除,当然境界要高于神秀的偈语,所以弘忍才传法给慧能.慧能才成为禅宗六祖.

    黄蓓19847357396: 六祖慧能的一句佛偈,"何处惹尘埃"的上句是什么? -
    35853翁叙 :[答案] 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禅悟之言.最初,神秀吟出了一句偈语:“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的这首偈语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但是,六祖觉得还是悟得不彻底,于是针对这首偈语吟出了另一偈...

    黄蓓19847357396: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全文 -
    35853翁叙 : 《神秀偈》(原文)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偈》(翻译)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扩...

    黄蓓19847357396: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诗作者是唐朝哪位高僧? -
    35853翁叙 : D神秀和尚 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

    黄蓓19847357396: 身是菩提树,明镜亦非台. -
    35853翁叙 : 这句偈言是针对神秀禅师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作.菩提本来是生长在印度的一种树,因为本师释迦牟尼佛再其树下修行证道成佛,被佛弟子尊为胜树,后引申为菩提心,意思是,能使人了悟宇宙人生的...

    黄蓓19847357396: 慧能的菩提偈语 -
    35853翁叙 : 在禅宗中有神秀与慧能作的偈语,非常的有名.神秀是弘忍的上首弟子,他作的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听到这首偈语之后,叫人在墙上题写了他的偈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黄蓓19847357396: 那首“菩提树、明镜台”诗怎么写的? -
    35853翁叙 : 根据《六祖坛经》所记载,禅宗五祖弘忍某日欲知门下众僧悟道的境界,叫众门徒书写偈语,自道心得,大弟子神秀率先提笔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惠能则反驳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偈语的意思是,身为佛门弟子,理应洁身自爱,力抗诱惑,不能让佛法蒙羞;六祖惠能则认为佛法本来就不是什麽具象的器皿,既然一开始就什麽表象也不存在,那又那里来的空间沾惹尘埃呢?二人对禅宗佛法顿悟的境界不同,常被后世拿来引用解读对佛法参悟的程度为何!

    黄蓓19847357396: 菩提本无物 明镜亦非台 本是空无物 何处惹尘埃 -
    35853翁叙 : 这是禅宗六祖慧能祖师所作的偈语,表达的是佛教“空”的思想.他主要是针对神秀所作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所作,批评神秀“拂尘看静”的说法.首先要了解,在《金刚经》中,佛一再的教导我们,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神秀的偈语即是着了相.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慧能的偈语的境界,才会明白为何慧能比神秀高明.这就是“无相可著”.

    黄蓓19847357396: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勿"的意思 -
    35853翁叙 :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时时刻刻打扫尘土,不要让它染上灰尘. 从当然就是不要的意思了.---------------------------------------------------------------------------------------------------------------------- 这是禅宗的神秀大师所说的修行偈颂.是对修行状态的一种概括....

    热搜:神秀大师的偈语 \\ 慧能偈语 \\ 佛经十大偈语 \\ 《偈语》古诗神秀 \\ 神秀与慧能的偈语 \\ 慧能六祖的著名的偈语 \\ 功德最大的四句偈 \\ 六祖慧能全部开悟偈语 \\ 慧能禅师最著名的偈语 \\ 慧能的师兄神秀写的诗 \\ 慧能大师四句偈 \\ 神秀偈语原文及翻译 \\ 惠能和神秀的禅意诗 \\ 神秀大师与慧能大师 \\ 慧能与神秀 \\ 慧能与神秀之争 \\ 神秀的《无相偈》全文 \\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 神秀大师四句偈 \\ 六祖坛经全部偈语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