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对人生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有三点必须要提:

无常

第一点是人生的「无常」的特质。无常的实质是变动不居。「变」是人出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根本特质,我们摆脱不了,它使我们很痛苦。如果一个人在从出生到老去的整个的过程中,对于「无常」这一本质理解不透,就会终生跟自己较劲。爱美的人士,因为自己老去就会非常痛苦;喜欢健康的人士,因为身体衰弱了就会痛苦;爱钱的人士,因为自己变得贫困会痛苦;爱权势的人士,因为自己失去官位会非常痛苦。

当然,比较是祸根,人的所有痛苦都是比较来的。但是,「比较」里痛苦的隐性根源是一切都在变。一个人在婴儿的时候,是知而未发的状态,假如终生都能如此地过,也就放下了,没有多少烦恼。可是没有办法,即便自己很痛苦,我们不理解无常的本质,还是没有丝毫的办法去改变它。

在无常这件事面前,你想抵御它,结果是痛苦;你理解它,也许会渐渐地平和。对于无常问题的理解和接受,这是佛教的第一个常识。

我们常说,和光同尘的本质是随顺世间。能深度地理解世间的不圆满性,就能达到对于无常的理解和深刻的认知。就像刚才开过去的这辆车,如果你是司机,你就要知道这辆车有什么能力,能载多少货,跑多少公里,跑到什么程度它一定会垮掉,这样你对这辆车就不会抱太多过分的幻想。

无我

人生的第二大特质是「无我」。我们最难接受这一点。因为但凡一开口,就是「我」字当先。但凡一动心,就是以「我」字作为主体,那是你整个思维运作的主体,你怎么还能够否认这个「我」的意义呢?所以我们一般摆脱不掉这个烦恼。关键的错误是,这个我,它没有一个独立、可以去确认它的主体。现在所认识的「我」的感知,这是我。但是这个感知是由触觉、视觉等各种知觉,还有各种物质条件在里面支撑而成的。真正的「我」,事实上你找不出来。最大的问题是,当我们找不出「我」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认真地找,就把不找的这个笼统概念认作「我」了。这样,「我」的烦恼也就永远摆脱不掉。

人生还有一个特质就是「苦」。苦意味着我们会时常身处逆境中,是不自在的状态,被动得很,这样是苦。当然「无常」和「无我」是它的主因,可苦是一种直接的感受,它是我们人生的第三大特质,我们无法回避它。在认识这三大特质之前,我们来谈佛法的概念、谈禅和禅修的概念都浮表得很,我们没有办法进入真正的禅的世界。

人云亦云,或抄些文章、背些书的人在世界上大有人在。可是,对于禅真正深入堂奥的,那可就很稀少了。所以虚云老和尚当年就很感叹地说「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辈子遇不到一个知音,终身遇知音难。」

我们对于刚才所说的这几点要有认识,从哪些方面能够理解到这些特点呢?我们随便拎一件事情,刚才的挂经幡。在禅院连续做过志工的同学、道友就知道,去年挂的经幡都是亲手扎上去的。今年故地重游,仍然来到这根水泥柱旁边、在这些铁丝上再重新去扎的时候,感受会不一样。我们知道,去年自己扎在上面的经幡,今年变成了碎末。今年扎上去的,明年肯定还是会变成碎末。

由此,我们能不能思考一点深刻的问题?人不也是这样吗?我们的父母亲在打造他们的前半生、后半生,打造他们的下一代,结果等到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也变成父母亲。我们在小的时候特别不理解父母亲为什么特别俗套,可是,很奇怪的是,等到你自己到了父母亲这个年纪,发现那个俗套有理,你会百分之百接受那种俗套。我们客观地衡量,父母亲如果七八十了,你觉得他(她)很讨厌,自己七八十了,下一代不讨厌你吗?你的俗套还是在延续一种世间的轮回运转的规则。

经幡是这样的,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啊!我们不要仅仅只是停留在经幡,经咒的功德意义上。如果是《长寿经》,风吹过了这些经幡,再吹到下面的人的身上,他们将会得到长寿的加持。如果是《富贵经》,他们得到这样的风吹,也会得到富贵的加持。这当然是很好的。可是长寿和富贵的本身是脆弱的,就像经幡虽然承载着经文,它本身还是脆弱的,到了第二年,就已经散了,或者有很多已经不复存在。而且去年我们的禅修营,大家扎经幡,也是很认真很努力的啊,可到现在呢?

我们今年也有很多努力,明年可能又剩不下什么。可能我们人生的意义就是明知道它会不停地败谢,我们还是继续地要去努力。你注定一生做这样的事儿,会不后悔吗?只有对这些实质上的问题有所思考,我们才能真正关照自己生命底层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谁对我好、谁对我不好这些问题上,不光只是停留在贪、嗔、痴这些烦恼上面。

人的一生一定要有另外一个窗口,要有一只独特的慧眼来寻找生命其他的意义。否则,就只是被世间规则笼罩着。就像法师刚才所开示的一样:从上学毕业到成家立业,从事业再到功业,看着眼下的一步总是有兴奋的感觉,但是,即便是完全成功地实现了,最后的指向是指到哪里去呢?这还是很难讲的。

这样来谈经幡的问题,我们不光理解到做了一番功德,而且知道承载功德、承载长寿富贵的这个「我」很脆弱。我们必须要理解这份脆弱,然后才能客观理性地沉淀下来。放下争议、放下烦恼,真的用功、修行、求道。你知道人生的无常、苦和无我这三要素,我们准备来用功的时候,就不会被其他的意义给卷走。

各位现在进入禅门,我们开始了解禅。可是没有进入禅门之前,事实上关于谈「禅」的人和事情也很多。有很多人在「禅」这一个字上面衍生出自己的功利构想,各种各样的烦恼拼凑其中,各种的外道、各种在名利方面的争夺都由这一个字展开。真正的禅在哪里呢?可能我们还是得把这所有的执著都放下来,这样才能真正、踏踏实实地进入禅门。

无常、无我和苦这三个部分,事实上概括了世间功利之人附加在佛法、正法、禅上面的所有不合理成分。因此,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一下,再进入禅的世界,这才有可能真正离自己的心更近一点,不至于离自己那么遥远。如果我们口口声声都是圣贤道理,可是到了自己要实践的时候,心却踏实不下来,只是停留在浮躁的各种烦恼和竞争上,那我们的参禅、访道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要有一个确定的意义,就是让自己真的来进入禅的堂奥里面来。

禅首先是抱道守一的,它是客观认识了无常、无我和苦的这三大人生元素之后,再来产生的切实的努力。关于禅修的这种功夫,不见得有多难,但是你要有个基本的素质,就是能放下。能放下功利的或是烦恼的这些牵扯自己心性的元素。

怎么放下呢?再三再四地思维人生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苦的。让这三大主题元素成为自己确切的知识,不是说动一个念头就过去了,让它变成我们对自身的一个真实的理解。这个理解有多牢靠,我们放下的力量就有多么深刻。这种思维的力量如果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我们禅修之前就会有一个特别稳实的新的基础。

在真的进入禅之前,我们心的业处就是先认真地去工作,心工作的地方就是无常、无我和苦。在这三个方面反复地工作,就能把其他的一些毫无价值的工作放到一边,这三份的工作成为主流,各种烦恼就开始被清静。

再往下去,就有了参禅的基础。所以虚云老和尚谈参禅的先决条件,谈到人要能够认识苦、无常和无我。如果能够认识这几个基础,再往后自然而然地就相信因果了。你们知道人为什么不相信因果吗?一个是对物化世间的执著,还有个根本的元素就是不服气,不相信人是无常的,不接受人是无我的,一定要用我做主,我来改变人生,我来任意支配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生命。人有勇气,当然不一定是不好的,但是这种勇气如果是建立在盲目的基础上,就显得比较可悲。

因果的问题,对于人的一个很重大的考验就是我们对于物化的世间、对有为的我依靠到什么程度。对于有为的主动如果依靠到了百分之百,你肯定不会相信因果,你不会认为自己恶劣的遭遇跟宿因有关,也不会认为自己突发的福报、钱财、官运等等和宿世栽培有关,你会认为,这一切都是你这些年的努力换来的结果。如果说,我们切实地相信因果,确认无常、无我、苦这些道理,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多观念上的不同。可是,如果我们还没有接触过这些观念,甚至认为这些观念是自己不能接触的,那么,我们离禅、离参禅的境界还真的是有一点距离。

对于物质化世间的惯性执著,会让我们离无常、因果、无我等正念十分遥远;会让我们把世间的因缘全都归功于人为的努力。人为努力并不是错误的,但我们对有为的依赖就是错误的。对于有为的依赖太过分,对于无为的放下又不放心,这是大多数人的问题。既然要进入禅的境界,各位就不要嫌我说得太直白:你如果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就真该反思一下。假如说,你这方面的问题很严重,那就趁著这个机会,一边进行再认识,一边让自己安顿身心,开始来结缘禅的世界。

禅的世界不是一个笼统的世界,它是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它是要让你的心与一直存在关联的世界重新关联起来。多数时候,我们的心就是世界。事实上所谓的我,与我所知的一切境界是密不可分的。可是在多数时候,我们强调了主观,选择性地怠慢了客观,甚至去忽略它、忘掉它。在直接面对事物的判断上,这种选择会让我们有很多误解。

最根本的误解就是认为「我」很可靠,「我」不是无常的。这两点与无常和无我正相违背。「我」是很可靠的吗?其实,后一秒的「我」和前一秒的 「我」相比已经产生了变化。佛经里并不强调这种变化有什么过失,但如果我们不承认这种变化,就是过失了。变化本身无罪,但如果我们刻意不理解这种变化,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会产生过失。如果一个事物,本来由众缘和合而推动,我们却一定要把它强调成为「我努力的成果」。在「无我」的事实里,却偏重于强调一个实有独立的、有功能的「我」。强调一个强势的、强化的「我」。那么到后面,问题也就不好办了。

要进入禅修,一定要先说一说前面的先决条件。再次强调人生是无常的。这应该是个常识。在事物决策和行为决策的「我」里面,「无我」是个常识。 「无我」就意味着事物事实上是被各种因缘条件所限制、推动的,而不是百分之百能由你自己做主。我们所见的,都是在各种限制中呈现的某种结果。不要把限制当中呈现的某种结果,当成是完全由我努力的结果。这是第二个常识——人生是无我的。

第三个常识,因为「无常」和「无我」,所以我们在逆境中会有很多痛苦,很多烦恼。

这三个问题,是我们下一步进入禅修境界的非常重要的常识。

大人用心

我不知道各位来进行禅修,做的都是什么样的准备。是打算双腿一盘,马上就是初地二地、初果二果、初禅二禅;还是说,我们先从基础做起,先来练习。但是,我还是想反复强调「无常」、「无我」和「苦」这三元素,我们真的要认真地去思维它。

比如,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套禅修的方法,大家用得都很好,可我们自己用的时候心里还是不安,杂念还是很多,心还是清净不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通常,有经验的法师们就会告诉你:可能,对「无常」、「无我」和「苦」的人生实质,你还从来没有认真地去领会过一次。就像大人看小孩,会认为小孩永远不懂事。假如你永远都想做个不懂事的孩子,你就只能享受一种懵懂世界里的生活,禅会离你很远。当然,它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但你感官的受用中,很难与禅有贴切的接触,这就是问题。

当孩子有当孩子的果报,做大人就有做大人的果报。这个果报并不是指那种很可怕的后果,它就是指一个结果。你用孩子心,就会成一个孩子果;用大人心,就得一个大人果;用一个有德者的心,就成一个有德者的果;用一颗圣人心,就成一个圣人果。所以,黄龙慧南禅师当年这样告诉王安石:「凡操心所为之事,常要面前路径开阔,使一切人行得,始是大人用心。若也险隘不通,不独使他人不能行,兼自家亦无措足之地矣。」

大人用心是怎么用心呢?是在「无常」、「无我」和「苦」这样的人生原则性问题上,很宽和、很理解并且很通透地接纳这些常识。对于人生的问题,不是只停留在一种不接纳、不服气、不愿承认的心态上,该承认就承认。我们没有必要把个人的理想和勇气跟实物执著捆绑在一起。我们可以承认世间的「无常」和 「无我」,也可以同时有很大的勇气、很高远的理想。我们没有必要硬说,凡是承认「无常」和「无我」就是消极;凡是对于物化生活不接受,就是消极。也没有必要对有为的主动十分依赖,认为这才是积极。

所以,在常识上,我们先谈这三点。对人生问题,我们要像大人一样用心,不要用孩子的心。我们坐在这里禅修,也是用大人的心来禅修。你要想到,这次禅修,我要从中参学到什么。我一定不会用这个时间浪费在计较「为什么唯物又唯心呢?」,或者「到底唯物对还是唯心对呢?」这类的问题上。你坐在这里,最切实的利益应该发生在你自己的身心当中,这无关于太过深邃的辩论。我们要实践,而实践的基础是「无常」、「无我」和「苦」这三方面真理。我们客观地领会,再进行实践的时候,就会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种贪瞋痴烦恼和执著对我们的干扰。心念上的干扰,多半是因为观念上怂恿了它,才会使得这些烦恼的念头频繁再现。如果我们不常常怂恿它,用个大人心,小人念头就不会常常蹦出来。



  • 鎺ョ撼鏃犲父銆鏃犳垜鍜岃嫤,濮嬫槸澶т汉鐢ㄥ績
    绛旓細鎵浠ヨ櫄浜戣佸拰灏氳皥鍙傜鐨勫厛鍐虫潯浠,璋堝埌浜鸿鑳藉璁よ瘑鑻︺鏃犲父鍜屾棤鎴銆傚鏋滆兘澶熻璇嗚繖鍑犱釜鍩虹,鍐嶅線鍚庤嚜鐒惰岀劧鍦板氨鐩镐俊鍥犳灉浜嗐備綘浠煡閬撲汉涓轰粈涔堜笉鐩镐俊鍥犳灉鍚?涓涓槸瀵圭墿鍖栦笘闂寸殑鎵ц憲,杩樻湁涓牴鏈殑鍏冪礌灏辨槸涓嶆湇姘,涓嶇浉淇′汉鏄棤甯哥殑,涓嶆帴鍙椾汉鏄棤鎴戠殑,涓瀹氳鐢ㄦ垜鍋氫富,鎴戞潵鏀瑰彉浜虹敓,鎴戞潵浠绘剰鏀厤鑷繁鐨勫懡杩愩佽嚜宸辩殑鐢...
  • 缂樿捣娉曚經娉曡鐨勨鏃犲父,鑻,鏃犳垜鈥濇庢牱鐞嗚В
    绛旓細璇告硶鏃犲父锛氫竴鍒囨硶鐨嗘槸鍥犵紭鑰岀敓锛屽繀瀹氭槸鍥犵紭鑰岀伃锛屾晠璇存棤甯搞傛湁婕忕殕鑻︼細鏈夋紡鍗虫槸鏈変负娉曪紝鏈変负娉曞嵆鏄棤甯告硶锛屾棤甯娉曚究涓嶄細鎭掑父锛岀粓鏈夊け鍘汇傞暱鏈熼櫔浼寸殑浜插弸缁堟湁绂诲埆锛岃緵鍕ょН鏀掔殑璐㈠疂缁堢┒鏃犳硶鐣欏埌鍚庝笘锛屽氨杩炶繖涓韩浣撲篃涓嶇煡閬撲粈涔堟椂鍊欏氨浼氬け鍘伙紝韬綋鏄湁涓烘硶锛屾槸鏈夋紡娉曪紝鎵浠ユ湁婕忕殕鑻︺傝娉鏃犳垜锛氭墍鏈...
  • 璇歌鏃犲父銆佽娉鏃犳垜銆佹湁婕忕殕鑻︺佸瘋鐏负涔愭槸浠涔堟剰鎬?
    绛旓細1銆佽琛鏃犲父锛氫紬鐢熷彧瑕佹椿鐫锛屽氨鏈夎壊鍙楁兂琛岃瘑浜旇暣銆傚叾涓紝鈥滆钑粹濇槸鎸囦紬鐢熺殑绉嶇琛屼负銆傝繖浜涜涓鸿櫧鐒朵篃鑳戒慨闆嗙绉嶇鎶ワ紝浣嗕篃鏄粓褰掑潖鐏紝娌℃湁涓鏍锋槸鎭掑父涓嶇伃鐨勩傚綋鐒讹紝浼楃敓浼氬湪姣忔姝讳骸涔嬪悗鏈夋柊鐨勮壊韬笉鏂嚭鐢燂紝鍙槸锛屼竴鏍锋槸鐢熺伃涓嶆伅銆傚氨杩欐牱鏃犻噺涓栫敓鐢熸姝伙紝鎵垮彈绉嶇鑻︽姤锛堝叓鑻︼級銆2銆佽娉鏃...
  • 鏃犲父鏄嫤,鏄鑻﹁呯殕鏃犳垜"璋佽В閲婁竴涓?
    绛旓細鈥滄垜鈥濇寚鐨勬槸浜虹殑鑷鐪熸э紝浜烘矇杩蜂簬鏃犲父涔嬩腑锛岃嚜鐒舵帺浣忎簡鑷繁鐨勭湡鎬с傛墍浠ヨ鈥滄槸鑻﹁呯殕鏃犳垜鈥濄
  • 15.璇歌鏃犲父,涓鍒囩殕鑻︺傝娉鏃犳垜,瀵傜伃涓轰箰銆備粈涔堟剰鎬濆晩?
    绛旓細鐢ㄧ幇浠h瘽鏉ョ矖娴呯殑鐞嗚В鍚с傝琛鏃犲父鈥斺斾竴鍒囦簨鐗╅兘鍦ㄤ笉鏂殑鍙樺寲涓紝杩欎笘鐣屼笂鍞竴涓嶅彉鐨勭湡鐞嗗氨鏄滃彉鈥濄備竴鍒囩殕鑻︹斺斿洜涓轰笉浜嗚В瀹囧畽鑷劧浜虹敓鐨勮寰嬶紝鎵浠ヤ汉鎺ヨЕ鍒扮殑涓鍒囬兘浼氱粰浠栧甫鏉ョ棝鑻︺傝娉鏃犳垜鈥斺斿叾瀹炰笘鐣屼笂鎵鏈夌殑缁勬垚锛岄兘鏈夊畠鐨勫師鍥狅紝鑰屼笉鏄洜涓烘湁鈥滄垜鈥濈殑瀛樺湪鎵嶅姝ょ殑锛屸滄垜鈥濅笉鏄滄垜鈥濓紝...
  • 浣涙洶:鈥滆琛鏃犲父,涓鍒囩殕鑻︺傝娉鏃犳垜,瀵傜伃涓轰箰鈥濄傝繖鍙ヨ瘽浠涔堟剰鎬?_鐧 ...
    绛旓細1. 浣涢檧鍦ㄦ暀涔変腑鎻愬埌锛氣滆琛鏃犲父鈥濓紝杩欐寚鐨勬槸涓栭棿涓囩墿閮藉湪涓嶆柇鍙樺寲锛屾病鏈変粈涔堟槸姘告亽涓嶅彉鐨勩2. 鈥滀竴鍒囩殕鑻︹濊〃鏄庝簡鐢熸椿涓厖婊′簡鍚勭鑻﹂毦銆傝繖绉嶈嫤鍙互鐞嗚В涓虹敓鑰佺梾姝荤瓑鑷劧瑙勫緥甯︽潵鐨鑻︼紝涔熷彲浠ユ寚鐢熸椿涓殑鍚勭涓嶅鎰忓拰鎸戞垬銆3. 鈥滆娉鏃犳垜鈥濇彮绀轰簡浣涙暀鐨勬牳蹇冨摬瀛︿箣涓锛屽嵆涓囩墿涔嬩腑骞朵笉瀛樺湪涓涓...
  • 璇歌鏃犲父,璇告硶鏃犳垜,娑呯洏瀵傞潤 鏄粈涔堟剰鎬
    绛旓細閫忚繃韬綋鍐呭湪鐨勭洿鎺ョ粡楠岋紝浣涢檧浣撴偀鍒拌繖涓敓鍛界殑鏍稿績鐪熺悊锛屽苟瀹gО锛氥屾棤璁烘湁鏃犱經鍑轰笘锛岃繖鏄潥瀹炰笉鍙樼殑鐪熺悊娉曞垯銆備竴鍒囩紭鐢熺殑浜嬬墿閮芥槸鏃犲父锛浼氬鑷鑻︼紝鑰屼笖娌℃湁瀹炶川鐨勬湰浣撱嶃傛棤甯革紙Anicca锛夈佽嫤锛坉ukkha锛夈鏃犳垜锛坅natta锛夋槸涓鍒囨湁鎯呬紬鐢熷叡閫氱殑鐗规с傞檧鎵閬楃暀涓嬫潵鐨勬棤浠疯祫浜э紞銆屼簡鐭ユ棤甯搞嶆槸涓绉嶈В鑴辩殑...
  • 濮鑷暍褰,琛岃嚦鏃犳垜浠涔堟剰鎬
    绛旓細1銆佹剰鎬濇槸锛氫紬鐢鏃犳垜锛鏀句笅鑷垜涓э紝鎶婅嚜宸辫瀺鍏ヤ紬鐢熶腑銆傝嫤涔熷ソ锛屼箰涔熺舰锛屼笉寮烘眰锛屼笉鎶楁嫆銆2銆佽鍑猴細杈炬懇绁栧笀銆婄暐杈ㄥぇ涔樺叆閬撳洓琛岃銆嬨 鎰忔濓細-涓鍒囦竾浜嬩竾鐗╁寘鎷綘鎴戦兘鏄鏃犲父鐨勶紝閮戒笉鍙兘姘镐箙瀛樺湪锛屾墍浠ユ垜浠鐝嶆儨鐜板湪鐨勭紭鍒嗭紝瀛︿細鏀句笅蹇冪伒闅滅锛屼粠鑰岃幏寰楄交瀹夈備篃涓嶈鎵х潃鎵璋撶殑鐥涜嫤鍜屽揩涔愶紝鍥犱负杩欎竴鍒...
  • 璇歌鏃犲父 璇告紡鐨嗚嫤 璇告硶鏃犳垜 娑呯洏瀵傞潤
    绛旓細鍥犳锛屽湪鏆傛椂鎷ユ湁鐨勫悓鏃讹紝杩欎欢浜嬫湰韬氨鏄滆嫤鈥濓紙鏃犲父鐨嗚嫤锛夈傛墍浠ヨ锛氭湁婕忎箣娉曟墍寰楋紝鐨嗘槸鑻︼紙鍏嫤涓殑鈥滆鑻︹濓級銆傚鏋滄湁浜轰互涓猴細淇汉澶╁杽娉曞緱鍒板瘜璐电瓑绛夊氨涓嶆槸鑻︺傞偅灏辨槸涓嶇鍚堜簨瀹炵殑閭銆傝娉鏃犳垜锛氫竴鍒囨硶涓紝娌℃湁涓涓湡瀹炰笉鍧忕殑鎴戙傝繖涓垜锛屾湰韬氨鏄笟鎶ユ墍鑷达紝鑳借闂昏鐭ョ殑鎴戯紝鏈韩灏辨槸鐢...
  • 浠庢棤鑱婁腑瑙h劚鍑烘潵,鏈濂界殑鍔炴硶鏄粈涔?
    绛旓細鍦鏃犲父銆佽嫤銆鏃犳垜鐨勬瑙備腑,鍙堟庢牱鑲畾浜虹敓鐨勬剰涔夊憿? 渚濅經闄鐨勫紑绀,浜虹敓涓栭棿鏄滅紭璧封濈殑銆傜紭璧风殑鎰忎箟鏄:涓鍒囩幇璞,涓鍒囧瓨鍦,鎵浠ユ垚涓鸿繖鏍风殑鐜拌薄,杩欐牱鐨勫瓨鍦,骞朵笉鏄鎰忕殑,涓嶆槸鑷劧鐨,涓嶆槸瀹垮懡鐨,涔熶笉鏄伓鐒剁殑,鑰屾槸渚濈紭鑰岃捣鐨勩傚湪涓昏鐨勩佹瑕佺殑銆佸鏉傜殑绉嶇鏉′欢銆佺绉嶅師鍥犱笅,鎵嶆垚涓鸿繖鏍风殑鐜拌薄,杩欐牱鐨勫瓨鍦ㄣ
  • 扩展阅读:人生 最高境界 四句话 ... 做人的最高境界 精辟 ... 观苦 观无常 观无我 ... 体验无常苦无我 ... 人生最高境界看透人心 ... 什么人一看就是修行人 ... 未经他人苦 莫劝他人善 ... 无常苦空无我解释 ... 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