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七十七章及感悟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赏析
    答: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唯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言唯能处盈而全虚,损存以补无。和光同尘,荡而均者,唯其道也,是以圣人不欲...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功成不处原文与译文(有解析)
    答:总结来说,老子第七十七章强调了天道的平衡与谦逊,教导我们效仿圣人,以天道为指导,以平衡和谐为目标,以实际行动践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理念,促进社会的公平与进步。
  • 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有感“逆天道而行的人道”
    答:“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所以老子多次真诚地告诉我们“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是天道自然的道理。人们只有努力克服自私贪婪的人性,以奉献的精神效法天道,我们才有可能完全徜徉在天地大道之中,而最终获得道法自然的真正奥妙!
  • 77《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答:只是认真做事,为天下谋福利,为大众谋福利。        读这一章,可以感觉到老子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细品则可知这一章是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表达了老子对以贪腐和苛政聚...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道
    答:损与亏,皆要以中为度,中则能和;以平为期,平则能合。什么时候中正平衡,什么时候;就和合统一。天道本自然,大道本和平,人心难调控,世道难安定。人为的一切道、一切理、一切法、一切术,皆违背了天道的自然规律,而步入了天魔的恶性循环,积重难返啊!太极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越生离...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答:该句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原文如下:“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认为“天道”的特点在于减少有余而补给不足,而“人道”则反之。译文:自然的法则,是...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释义
    答: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现象信息叙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人的社会系统里的叙事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马太效应)。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掌握...
  • 道德经第75章原文及译文
    答:老子第七十七章原文及翻译:1、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2、翻译。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
  • 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哲理
    答:1、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意思是从有余那里取出一部分来弥补不足的这一方。2、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该书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答:三、我之体悟——“均值回归”和“马太效应”老子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不正是现代流行的两个概念——“均值回归”和“马太效应”。均值回归,起初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股票价格、房产价格等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无论高于或低于价值中枢(...

  • 网友评论:

    柯审18033266898: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
    35248游欣 :[答案]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

    柯审18033266898: 老子 第七十七章 帮忙断句加翻译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共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
    35248游欣 :[答案] 楼主在恃后多加了个字吧?断句翻译如楼上.

    柯审18033266898: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
    35248游欣 :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一样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抬高;过满了就减小一些,不够满就补足一些.自然的法则,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不足的.人世的作风就不是如此,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人?只有悟道的人能够如此.因此,圣人有所作为而不仗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愿表现自己的过人之处.

    柯审18033266898: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
    35248游欣 : 这句话最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作者是老子,全文内容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

    柯审18033266898: 天道如何? -
    35248游欣 : “天道”的字面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所谓天道,即万物的规则、万物 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 多层含义: 1、犹天理,天意. 2、指自然界变化规律. 3、指显示征兆的天象. 4、气候,天气. 5...

    柯审18033266898: 天知道,损有余,以弥不足,人知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含意 -
    35248游欣 : 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 【意译】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柯审18033266898: 老子所说的"天之道"与"人之道"有何不同 -
    35248游欣 : 毫无疑问,《道德经》作为中华元典之一,其广大精微、包罗万象的思想,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有句话透露出一种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的思想,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句话便是“天之道,...

    柯审18033266898: “其不欲见贤邪?”——(老子第七十七章)——,这句话怎么样翻译 -
    35248游欣 :[答案]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所以圣人,顺应自然而不恃才傲物,功成名就也不愿意养尊处优,他不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圣贤

    柯审18033266898: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哪里出来的?
    35248游欣 :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柯审18033266898: 什么是天道不全
    35248游欣 : 你是看小说里的吧?小说作者用大衍之数来诠释天道自然的不全,那应该是小说作者应剧情需要写的而已,《周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之以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宗也.

    热搜:白娜娜青春放纵横免费阅读 \\ 老子二章第七十七章 \\ 第1一40章免费阅读 \\ 老七十七章读后感 \\ 老子第七十八章赏析 \\ 老子第七十六章感悟 \\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感悟 \\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 老子第五十七章原文 \\ 老子第六十四章启示 \\ 老子三章第七十一章 \\ 老子第四十八章读后感 \\ 老子77章解读 \\ 道德经七十七章原文及感悟 \\ 老子第七十一章的总结 \\ 《老子》七十七章全文翻译 \\ 老子第六十七章感悟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分享 \\ 老子第七十五章 \\ 老子七十一章感悟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