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总结

  • 品读《道德经32》道动天下
    答:第三十二章 道动天下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匀。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p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译文】道是无名的,质朴的,虽小,天下没有人能使她臣服。侯王若能...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答: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直 译 :道常无名,(道永久恒常,没有名字,);朴虽小,(未加修饰的朴质虽然很小,);...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守道
    答: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二】感想 在这一章老子描述道的神奇之处,虽然道看似微小无形,但天下没有不遵从它的。如果侯王能够遵守道的...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答:三十二章,“道常无名”。三十七章,“……镇之以无名之朴”。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从这些例子可以证明老子书中的道,实在是混然一体‘无’名或‘朴’。把老子的道看做纯精神的客观实在为绝对理念,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
  • 道德经精讲第三十二章
    答:总结:前面两章老子表达他的反战思想,战争强权是背离道的。本章老子又回到道本身,指出道处于无名而质朴的状态,天下没有人能使它服从。侯王如果能遵循它,万物将会自动地服从。道的功用是均调普及,具有一种平等精神。这原始朴质的道,向下落实使万物兴作,于是万物有了各种名称,有了名称就要知道适...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依道而为
    答: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1】。虽小【2】,天下莫能臣【3】。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5】。始制有名【6】,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7】,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8】。【注释】1.朴:木之未成器者,谓之朴,这里用来...
  • 《道德经》妙解:第三十二章 顺天之道
    答:第三十二章  顺天之道 风调雨顺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经文妙解】道演化一切万有,但不居功、不争名,所以就像...
  • 32《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答:【经解】        这一章在讲,道虽然不好去命名它,但它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朴实厚道。朴就是原木,中国人喜欢拿原木来比喻朴实厚道和大制不割。“道常无名”,“常”就是永恒,道是永恒的,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它,它是没有一个确定的名称的,它在变化不居,“朴...
  • 153、第三十二章 求雨为什么会灵验?这就是道的奥妙!——天地相合_百度...
    答:今天接着讲第三十二章。前边我们讲了,老子说这道虽然很小,但是万物是它构成的,是它所生成的,所以万物不敢驱使它,如果“侯王”,这领导者,“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说领导者若能遵从道的原则,万物都会来顺从您,都来支持您,这是老子的一个理念。老子今天接着讲“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答: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原文及译文如下: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我现在宣说道的四种法相,--根基相应的修行者可以...

  • 网友评论:

    胡支18416455584: 《老子》的第三十二章是什么? -
    69184鱼亨 : 老子》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胡支18416455584: 道德经中有与无的关系 -
    69184鱼亨 : 这可是说我民族特有的智慧,同然流芳千古,万世不绝之所在.那好,我们的祖先把认识看成从不知道(无)到知道(有)的过程.无论老子和孔子,到后来的宋明理学都是这样认为的.那么在宇宙上我们...

    胡支18416455584: 请教:《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仅仅是把水比作有高尚品德的君子吗?没有其它的理解吗? -
    69184鱼亨 : 《淮南子•缪称训》:“老子学商容.” 《管子•小匡》:“商容处宋.” ,可能就在沛(沛近齐地,是宋出入齐的必经之地)聚徒讲学.沛,是老聃青少年时期求学的地方,也是老聃晚年居住的地方.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

    胡支18416455584: 道而一一而二二而三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69184鱼亨 :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翻译:自然生就阴阳未判一气混元,一气混元激活了时间与空间,在时间与空间中产生了能量,能量的互相转换产生了万物.

    胡支18416455584: “道而一一而二二而三”是什么意思? -
    69184鱼亨 :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42章 道使宇宙混成为一,混成之一又呈现形态分化,形态分化形成各类群体,各类群体因个体的相互独立而形成各具体存在.《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

    胡支18416455584: 老子的《道德经》的内容 -
    69184鱼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

    胡支18416455584: 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
    69184鱼亨 :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

    胡支18416455584: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 -
    69184鱼亨 :[答案] 三十八 上德不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

    胡支18416455584: 道德经三十三章感悟 -
    69184鱼亨 :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段话有向内和向外的维度.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这都是讲向外的维度.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胡支18416455584: 出出处《道德经》的52个成语 -
    69184鱼亨 : 1、玄之又玄【解释】: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自】: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有无相生【解释】: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出自】: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

    热搜: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讲解 \\ 道德经第十二章解读 \\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感悟 \\ 道德经三十二章带拼音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运用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注音 \\ 道德经第三十八及感悟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妙解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学习感悟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感悟知乎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读后感 \\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心得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心得体会 \\ 道德经第一章学习感悟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及译文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 \\ 道德经第十二章感悟分享 \\ 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 \\ 道德经第三十章讲解 \\ 道德经第十二章理解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